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近日,中国首座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可伸缩景观人行桥亮相上海。该项目位于上海张庙街道辖区北部、沿蕰藻浜岸线的交运老码头——一号创新带交运智慧湾科创园,3D打印的景观伸缩桥作为连接沿河步行道与高线廊道,是跨越园内湖的必经之路。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桥面开启时,九片面板一字排开,面板既作为桥的整体装饰,又作为安全护栏。桥面收起时,九片面板依次收拢呈满月形状,夜晚面板扶手里的LED灯点亮,倒影映射而出宛若一轮明月。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这座桥的名字是“万年轮”,桥长9.34米,宽1.5米,高1.1米,桥仅重850公斤,分为9段可伸缩片段。桥两侧扶手共36片三角形面板,桥正反两面共17片四边形面板。桥的开启状态可通过手机蓝牙可控制,按下按钮,只需一分钟就能将其打开,供人通行使用。桥可同时承载20人,安装有重力自动预警系统。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整个的桥身和桥面都是通过3D打印技术来实现的,桥面和桥身的每一块面板也都是不一样的。桥的组成材料叫做碳酸聚酯,是一种复合材料,还是一种可回收的材料,非常环保。以桥梁为载体,将装饰性与功能性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数字化智造科技碰撞,产生了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该桥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龙门式增减材6轴混合制造一体机加工而成,全部面板打印完成周期仅3天。该设备采用热熔FDM打印工艺,仅3毫米的打印层纹肌理如丝般细腻,流畅顺滑。打印材料为德国科思创Makrolon碳酸聚酯与多种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的PC复合材料。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热熔FDM龙门式增减材6轴混合制造一体机


在建材上使用碳酸聚酯搭配玻璃纤维混合形成PC复合材料同时具备玻璃纤维的抗拉性与碳酸聚酯的抗压性等优势。通过融合先进的增减材一体化技术,为建筑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探索和突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3D打印建造的伸缩桥既能作为景观雕塑,又能作为步行景观桥使用,一举两得。可以大量在公园,城市场景,湿地等河道相关区域应用。将非标准定制化快速标准化建造,造价经济。3D打印景观伸缩桥优势:1. 客户定制化大量生产;2.降低人工成本;3.轻量化设计;4.户外耐腐蚀性;5.可快速安装,尺度延展便捷;6.高强度;7.机能整合(可预埋感应器等);8.增材制造逐层堆积,无材料浪费,绿色环保;9.造型设计自由度高。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典型桥梁】伦敦帕丁区伦敦大运河人行桥


Thomas Heatherwick设计并于2004年建成的“卷桥”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桥之一,获得了2005年英国钢结构奖。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国产首座3D打印的伸缩桥,自动重力预警系统,可同时承载20人


这座小型的行人桥坐落于伦敦帕丁区伦敦大运河上,水上轮船通过时它可以卷起来,行人通行再放下。桥两边是八个三角形结构组成,由液压系统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交运   伸缩   桥身   角形   桥面   伦敦   增减   聚酯   重力   玻璃纤维   碳酸   复合材料   上海   景观   预警系统   首座   面板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