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悟一点《庄子》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之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道自无始,而隐于有物。混沌初开时,道充斥于宇宙八极。自从有了物,就有了秩序善恶好坏,就有了江湖,就有了是非。有了是非就有了纷争和炫耀,这不是庄子心中道的世界,也是圣人所抛弃的。所以用无所用之心去观照万象,保持心灵的空灵澄明,显现的就是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澄明   庄子   万象   善恶   空灵   纷争   圣人   混沌   好坏   是非   秩序   宇宙   心中   心灵   江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