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丰子恺在缘缘堂二楼书房作画,1937年春

丰子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俞平伯曾评价他的绘画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丰子恺的作品同他的人一样,都给人带来无穷的情味。然而,这样的丰子恺,并不是一日练成的。人的成长都是要经历“打碎了重塑”的过程,在丰子恺的重塑过程中,有一位日本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竹久梦二作品《蚯蚓》

丰子恺与竹久梦二的“邂逅”

1921年,丰子恺东渡日本学习艺术。当时正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怀疑并全盘西化的时代,所以丰子恺最开始走的是西洋画路子。到了东京后,他天天对着模特儿画人体素描,接受学院式的训练,内在精神却还是东方的,这使他开始怀疑,学习西洋画是不是成为画家的唯一途径。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竹久梦二作品《囚犯听到了杨树落地的声音》

直到有一天,丰子恺在东京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竹久梦二的画作,这个日本画家用寥寥几笔并结合东西方画法描绘的人间世相,让丰子恺惊讶不已。后来丰子恺曾多次回忆发现那“小小的毛笔画”时的惊喜:“熔化东西洋画法于一炉。其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洋的。其形体是西洋的,其笔法是东洋的。自来总合东西洋画法,无如梦二先生之调和者。”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竹久梦二作品《象之旅》

从此,竹久梦二就成了丰子恺的男神,他的艺术形式引起了丰子恺的关注,并启发了他许多思考。

竹久梦二到底是怎样一个画家?他的作品为何会让丰子恺惊喜不已?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竹久梦二(1884-1934),原名竹久茂次郎,日本大正时期浪漫派画家、诗人,其作品兼具诗画之美,享誉世界。他不曾上过任何美术学校,不曾加入任何美术团体,也不曾参加团体性美术展览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特立独行的画家。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左为丰子恺为《春雨》画的封面图,

右为竹久梦二插画《呵护》。

他热衷于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简练的画风与亲民的题材轰动了整个日本,使平民百姓产生情感共鸣。

竹久梦二对丰子恺的影响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左为丰子恺漫画《爸爸回来了》,

右为竹久梦二漫画《接爸爸》。

受到竹久梦二作品的启发后,丰子恺的绘画创作由油画转而回到中国画,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画,而是东西方绘画元素的混合。在人物与场景的描写上,大致符合西洋画的焦点透视,从构成作品的主体形态上,却仍然是中国画的线条。

寥寥数笔 勾勒人间百态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竹久梦二画作《classmate》

丰子恺曾试图把萦绕心中的种种琐事与场景详细地描绘,却发现精细的描摹远不及寥寥数笔所勾勒出的诗境。直到看到竹久梦二的作品,他才猛然醒悟:“ 古人云‘诗人言简而意繁。’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拿来准绳我所喜欢的漫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句,字数少而精,含义深而长 。”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丰子恺《小学同学》

梦二毛笔速写线条的简练和传神,甚至不画眼睛或五官这样的表达手法,也被丰子恺借鉴和吸收了,成为日后丰子恺漫画的一大特色。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新闻报》有一篇评论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文章——《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丰子恺看后大吃一惊,怒不可遏。心想:我与作者素不相识,无怨无仇,为何竟遭此辱骂?待看完全文,丰子恺却会心一笑。原来文章是分析他画的画,人物脸部虽然大都没有眼睛鼻子,但却惟妙惟肖,极为传神。

画中有诗意 弦外有余音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竹久梦二作品《Alone》

竹久梦二曾经说过:“我想当诗人,但我的诗稿无法取代面包。有时我以绘画形式代替文字写诗。”因此,梦二的画和诗有种特殊的味道,“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丰子恺《水光山色》

漫画中“诗趣”的表现,也是丰子恺漫画的一大特色。丰子恺对于中国古诗词颇有研究,他本人亦有相当数量的诗词作品。因此他可以敏锐地感受到竹久梦二画中的“诗趣”并乐于品味。他曾多次评价竹久梦二的画:“使人看了如同读一首绝诗一样,余味无穷。”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竹久梦二画作《山》

大意为“山的肚子胀起来啦。为什么会胀起来呢?

因为它喝饱了雨水,就胀起来啦。”

漫画这一形式多用来表现讽刺、滑稽、诙谐等,竹久梦二却用以表达深沉严肃的人生滋味与柔软的诗意,这些实在让丰子恺难以忘怀并评价道:“这寥寥数笔的一幅画,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于是,丰子恺决定在创作中将西洋的构图与中国文人的诗意结合。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相见欢》

丰子恺初作《无言独上西楼》发表后有人批评道,“这人是李后主,应该穿古装。你怎么画成穿大褂的现代人?”丰子恺对此回答说:“我不是作历史画,也不为李后主词作插图,我是描写读李词后所得体感的。我是现代人,我的体感当然作现代相。 ”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王驾 《社日村居》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竟是跟他学的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 苏轼 《后赤壁赋》

讲到这里,不得不说,竹久梦二对丰子恺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光体现在画风上,还体现在将诗意与绘画结合,讲述世间人情冷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东洋   西洋画   西洋   东京   余音   画法   画作   中国画   日本   不要脸   诗意   画家   诗人   美术   漫画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