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来源: 据-顶端新闻

7月20日,郑州地铁五号线沙口站至海滩寺站附近,众多人员被水围困。

郑州人民医院新进研究生试工人员于逸飞逆行救人,从下午六点到十二点,他跪在地上做了六个小时心肺复苏,救助了十几个人。

7月22日,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郑州人民医院已经决定,于逸飞免予试用直接录用。

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据了解,于逸飞今年3月拿到毕业证之后找工作,通过了郑州人民医院的面试、笔试,进入了试工阶段。

7月20日,于逸飞在郑州人民医院进行了第一天的岗前培训。当晚结束培训乘坐五号线回家时,已经从地铁车厢里跑出来的于逸飞,又回到负二层穿上白大褂,跪在地上为他们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今天上午院领导看望了我,并告诉了我被正式录用的消息。”7月22日,于逸飞告诉顶端新闻记者。

相关报道:他在郑州地铁五号线救了十几个人

7月20日晚的郑州地铁五号线沙口站至海滩寺站附近,众多人员被水围困。危急关头,一名年轻人逆行救人,从下午六点到十二点,跪在地上做了六个小时心肺复苏,救助了十几个人。他就是郑州人民医院新进研究生试工人员于逸飞。

当天下午五点,于逸飞结束医院的岗前培训之后,踏上回家的路。地铁像往常一样向西运行,过海滩寺站在隧道前行的时候,忽然听见“咚”的一声响,随即车停了,车厢里的灯也灭了,每个人都觉察到水慢慢从脚下漫上来,还涨得特别快。

于逸飞当时在靠近车头的第二节车厢。他看见一名地铁工作人员从车厢里飞奔过来,跑向第一节车厢,把靠近车头的门手动打开,开始疏散人群。

大家从地铁里跑出来,沿着隧道边的应急疏散通道往沙口路地铁站的方向走。

水位越来越高,后来出来的人逐渐被困在了水里。

于逸飞很幸运,是第一批从车里跑出来的人。他来到地面一层地铁站,那里也有齐膝深的水,水很急很凉,有些人开始有失温现象。这时候,只听见下面有人大声喊:“有没有医生,有没有医生?”

听见喊声,于逸飞快速返回到负二层,看到很多人被困在水里,情况非常危急。他伸手从水里拉出来五六个小孩,五六个大人。

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地铁工作人员拿出医疗箱,于逸飞从里面找出来绷带,替那些受伤的人包扎。

他的包里刚好有医院新发的白衣,他拿出白衣穿在身上。周围有的人看见他的白衣,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有医生在!”

水势越来越大,从水里救上来的人情况越来越不好。于逸飞开始跪在地上为他们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伤者越来越多,光靠他自己肯定不行,他一边救治,一边告诉旁边的年轻人动作要领,为他们做示范,争取救治更多的人。

后来大家从水里拉上来一个郑大一附院的医生,刚从水里出来是休克的状态,被于逸飞救醒之后恢复了体力,也加入了救治的行列。

等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于逸飞已经指导着大家救助了十几个人,急救人员到了以后,他和急救员一起救治伤者。

从下午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他几乎一直跪在冰冷的地板上,为伤者做着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他的膝盖跪烂了,脚上自己的鞋也跑掉了,穿着不知从哪飘来的一双拖鞋,脚被玻璃划伤了,流着血。他的白衣上沾满了血和泥。

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凌晨十二点,体力耗尽的于逸飞才离开现场。他被困在地铁里不知道怎么样的时候,给父亲打通过一个电话说:“我可能要‘交代’到这了,你和我妈照顾好身体!”

第二天,他的胳膊都疼得抬不起来了,膝盖更是烂成一片。回想起在地铁里的情形,后怕的同时也觉得值得。

于逸飞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毕业,学的是骨科脊柱专业。今年3月拿到毕业证之后找工作,通过了郑州人民医院的面试、笔试,进入了试工阶段。

综合来源:@医药卫生报、@河南日报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相关报道:

郑州地铁5号线:有人交代后事 有人发"你要幸福"后再无消息

打不通电话,信号微弱,手机即将关机。

7月20日晚,郑州地铁5号线的乘客中,有人失去时间概念,不知道自己被困在车厢长达3小时。

时间流逝,水流不断上升。最开始,只是车厢外有积水。而后,车厢内的水流从脚踝,蔓延到腰,再到胸口,就快要淹没头顶了。

事情开始于当晚18时许。暴雨不停,5号线地铁五龙口停车场严重积水,甚至冲垮了出入场线挡水墙。没有了阻拦,这股洪流朝着约三公里外的沙口路站涌去。

不到十分钟,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但是,在沙口路站,已经有一辆地铁被困住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通过采访及综合整理多篇报道,梳理还原了5号线地铁乘客从被困到获救的全过程。

17:00

事发前,曾有多列地铁临时停车

17:26,郑州地铁5号线在姚砦·聂庄停了下来。车上的沫沫(化名)很不安。她刚刚结束实习,半小时前领导告诉她,公交车都停运了。朋友圈里有人试着打车,打不到。沫沫抱着侥幸心理到了地铁站,还庆幸地铁没停运。

这条地铁沫沫经常乘坐,每到早晚高峰和中午就很拥挤,尤其是中央商务区到省人民医院的路段。这天,整个车厢里依旧是人挤人。

停运很突然,只有广播在说目前临时停车。车厢门打开,但空气很稀薄,沫沫觉得胸闷得难受。

时间越来越长,没有人解释原因,沫沫试着下车。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拖地,回答沫沫不知道什么情况,让她回去继续等。站台里进了水,拖把不断吸满水再被挤到桶里,所幸水并没有蔓延到车厢。

渐渐,沫沫开始觉得喘不上气,呼吸有些困难。距离家还有两公里,沫沫不敢离开地铁站,也几乎没有人下车。有人打电话,说着“想出去,但也没用”。

沫沫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大概停运半小时之后,车厢门关上了,地铁再次运行。下一站就是沫沫的目的地省人民医院,站台上都是候车的人,沫沫差点被挤回车厢,幸好后面有人推着她。

等到离开地铁站时,地面上的水已经漫过了沫沫的小腹。

17:40左右,一位乘客所乘坐的5号线地铁到达了黄河路,长时间停靠后,工作人员让沫沫下车出站。

尽管遭遇了异常临停甚至停运,但这两列车都没有被困在沙口路站。有乘客感到后怕:短暂停车已经很吓人了,不敢想象自己要是在被困的那列地铁上,该怎么办。

18:00

司机试图往回开,车内水流漫到脚踝

17:40左右,事发的五号线地铁停在了海滩寺站和沙口路站之间。车厢里突然开始广播,临时停车20分钟。透过玻璃,有乘客看到地铁外的轨道上有积水。

一位乘客回忆,列车长从车厢的最前面走到了最后面,不停地尝试联系地面工作人员。而后,列车长又试着让地铁往回开,重新回到海滩寺站。铁轨上溅起了火花,一声巨响后,列车成功往后倒了一点点,就动不了了。

倒车后不到一分钟,车尾就进水了。乘客小佩记得,当时是18:05,水迅速淹没了脚踝。

工作人员开始安抚乘客,让大家不要着急,可以从列车头部车厢下隧道走出去。跟随着指挥,大家开始往车头部分走。

大约半小时后,列车长打开了最前面的驾驶室门,乘客下车。

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在这期间,有人拨打了119、市长热线,以及5号线地铁运营电话和郑州地铁的服务电话,但都是忙线。

轨道旁的台阶上,水已经涨到了小腿,隧道中像有一条小河。乘客们扶着左手边墙上的栏杆,沿着轨道,在地铁内部的人行通道上往外走。

19:00

乘客试图通过隧道出站,队伍前方人员脱困

一位乘客下车时拍下了照片,发现海滩寺方向水位更高。她推测:“水是从沙口路往海滩寺倒的。”

隧道的台阶,容纳一个人比较宽裕,但两个人不能并排走。此时列车靠近沙口路站,乘客朝着沙口路站方向行走,基本排着队,一步一步往前挪。

时间又过去了将近1个小时左右。离沙口路站快50米时,前面传来了一根钢索,给大家充当另一个扶手。

到达站台时,还得再过一次台阶,水没到了大腿根。许多人在站台处救援,一位男士站在水里,水没到了胸口,扶着其他乘客往外走。每间隔1米到1米5的距离,就有一位工作人员接力。

19:20左右,队伍前方的乘客离开了沙口路地铁站,成功脱困。

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但队伍后方的乘客只得重新回到了车上。小佩记得,她才步行十来分钟,就听到有人喊“往回走”。

多位乘客回忆,此时应该是水流突然增猛,人群无法穿越洪水。

而后,隧道里回响着“往回走,快走”的声音,小佩回到了车厢里,车门关闭。

20:00

车内水流淹至胸口,有人开始交代身后事

重新回到车里,乘客往前三节车厢聚集。有人开始商议逃生策略,争执着要不要砸碎车窗玻璃。

车厢断电,空调也不再运作,应急灯在闪烁,车门的缝隙有洪水渗入。小佩感到缺氧,很难说出话,和身边人一起大口喘气,她昏昏沉沉,但死死拽着扶手。

19:35左右,小佩发微博求救:“所有应急、消防,请救我们!我们被困在五号线隧道(海滩寺-沙口路站),请扩散!车厢内的水到胸部了!我已经不会说话了,求救!”她不敢告诉孩子,只将情况告诉了父母。

一位乘客也不断地拜托家人联系救援人员。但随着车厢外的水位高过头顶,车厢后半截水没到顶部,她的聊天记录里基本都是交代一些身后事了。

乘客李萍安给表哥表姐发了条消息:“我可能出不去了,以后我爸我妈拜托你们照顾了。”又告诉了同学社交账号密码,如果不幸遇难,拜托他将噩耗转告朋友们。

乘客林果一直和朋友保持联络,她突然说了一句“你以后一定要幸福”,而后便不再发送消息。

车厢里,干呕,发抖,低血糖和缺氧等症状,陆续出现在乘客身上。有人掉了眼泪,但不敢哭出声。

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20:10左右,小佩记得,一位高个男子取下车厢内的灭火器,朝着车厢玻璃顶部砸去,试图砸开一道口子,让外面的空气进来。大约砸了七八分钟,玻璃裂出一个窟窿,车厢内缺氧状况有所缓解。

“用灭火器砸车窗”的声音开始在车厢内传递起来。

不久,救援人员出现了!驾驶室门再次打开,他们以输水带为安全绳,一头系在台阶旁的抓手上,一头系在车厢里,让乘客们扶着安全绳往台阶上撤离。

有乘客回忆,车厢到道路之间水流仍然很急,大约十来米外的台阶上,水位退到了小腿以下的距离。乘客们相互搀扶着离开。

21:00

上班首日医生就投入救援,白大褂上都是泥巴

“让老人,孕妇,小孩子先走。”小佩记得,撤离车厢时,有男子大声喊道。许多男性回应,让出道路,搀扶着其他乘客。

一位乘客目睹两三名孕妇最先被救出,而后是孩子,之后是其他女性。

小佩到达站台时,看到一位年轻医生正在抢救失温乘客。这名医生告诉小佩,这是他研究生毕业后第一天上班,身上的白大褂是早上才从医院领取的。

小佩注意到,这件白大褂上满是泥巴。

一位男士得知妻子困于地铁后,18点便赶往沙口路地铁站。在救援人员进入车厢时,他也冲入了车厢,被民警叫住,帮忙背着受伤女乘客。而后,他发现,背上的乘客已经没有了脉搏。

等找到妻子后,他把背上女乘客的遗体交给了站台的工作人员。他注意到,站台上已经躺了几个人,一位医生开始嚎啕大哭。

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被医院直接录用

21:40左右,这个阶段第一批被救走的李萍安离开地铁站。

22:00左右,帮忙被遗体的丈夫找到了妻子,和她一起离开地铁站。

22:30左右,得知救援人手足够后,小佩离开地铁站。

7月21日,“郑州发布”公布:罕见暴雨致郑州地铁全线停运,12人死亡。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变为黑白界面。

更多疑问,尚待解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郑州   地铁   医生   白大褂   新闻记者   救人   站台   车厢   水流   隧道   海滩   乘客   人民医院   台阶   工作人员   人员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