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洞begin,黑洞over


白洞begin,黑洞over

白洞begin,黑洞over

对终极事物的好奇,从《时间简史》开始的,对作者的了解也是因为看了这本书,一个全身瘫痪的人,却有着比常人都活跃的大脑。购买这本书的时间太久了,都忘记了当初为什么会思考关于宇宙的问题?后来过了很多年又看了《果壳中的宇宙》,因为只有高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很多数学公式和推导看不明白,不过霍金的书,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完全靠理性分析来思考宇宙,有人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土、火、水和空气组成(这和古印度人的认识大体一致,他们说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但是也有人已经想到了万物都由一种微小的原子组成,这和现代物理学的认知是一样的,虽然现在研究发现原子也可以再下去。不像古希腊人完全靠灵感和思索来研究科学,《时间简史》中描述的是另外一种思考模式,是先有假设再用实验去验证,这中间最好想出一个简洁而优美的公式,就象牛顿第二定律F=ma一样。通过这个公式就可以预测出用多大的力量,才能够让一个铁球分起来,甚至算出飞出多远,如果想飞出地球的话也可以计算出来。

霍金一辈子思考宇宙的黑洞,认为黑洞不黑,黑洞会发出辐射,当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只是靠思考,还有一些公式和算法。数学一度在哲学家眼里“至高无上”,认为数学是宇宙本质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甚至一度不承认无理数的存在,将发现无理数的学生处死了。而近代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更是用数学写了一本《几何伦理学》,在伦理学上,斯宾诺莎主张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这和古老的佛学思想----无知(贪嗔痴三毒)是人生痛苦的原因之一又不谋而合,所以求知是古今中外哲学家都在思考的事情,可能也是他们最着重思考的事情,而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教育人更有知识和理性。

无论霍金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黑洞,他的主要成就还是理论,这在科学评判上面,没有试验证明的理论就不是公理,所以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也是情理之中。霍金黑洞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一样之处,在于质能守恒定律虽然很简单E=MC2,但是通过理解公式,人们就能够了解到粒子如果发生裂变,就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因为光速太大了,任何微小的质量变化乘以光速的平方,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数量级,发明核武器也就顺利成章了。但这不是说只停留在理论上的科学就不是科学,有时候科学需要想象,如果科学家不想象,爱因斯坦就不会发现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说的是时间问题,在爱因斯坦眼里,时间是有粘性的,时间跟空间粘在一起,因为星体的巨大质量,可以将它周围的空间压变形,这样光线经过太阳这样大质量的星体时候,因为空间变形,光线就会拐弯,而不是走直线。当然理论上光线经过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拐弯,只是这个弯太小了,对我们生活、工作,甚至科学研究都没有任何影响,所以我们就当做没有发生一样。

这种理性的思考,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是从古希腊开始的,他们管这种“胡思乱想”叫“形而上学”,最能形象表达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的,就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他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浮力定律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但是却死在了野蛮的罗马战士手上,据说当时他正在思考一个数学问题,而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可想而知,科学家往往深入思考而不顾现实的困境。如果阿基米德生活在现代,肯定会被人喷死,虽然杠杆原理是对的,但是上哪去找那么长的杆子啊?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现实主义很早就被根深蒂固地继承着,大而统一的王朝,从秦开始,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少有人发起象屈原一样的《天问》,最崇拜的人是竹林七贤一样的隐居者和老庄一样的“任逍遥”,但是真的就没有象黑洞学说这样的想象吗?不是,最初的中国人也和古希腊人一样,想象所有可能的事,想象宇宙的样子,中国人发明了阴阳,并且画成太极图。一条白色的阳鱼追着一条黑色的阴鱼,在两条鱼上还画有鱼的眼睛,阳鱼是黑色的眼睛,阴鱼是白色的眼睛。《易经》否极泰来,就辩证地说世间万物可以相互转化,所有的事情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有趣的是,除了黑洞,科学家还预言了白洞,还推算出白洞是时间的开始,黑洞是时间的结束,因为有了开始和结束,那么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熵定律,需要在我们所在的宇宙之外,再增加一个宇宙,甚至更多重的宇宙,甚至依据生物进化多样性的原则,来猜想宇宙也应该是多元进化的,不是一种单一的模式(在《华严经》中确实描述了一个华藏庄严世界海的多元世界模型)。阴阳鱼不知道是否能够给科学家们以启迪,黑洞白洞的推论,好像也不比阴阳鱼高超到哪里?如果非说高超,可能就是科学家运用了可以进行数学运算的公式来总结自己的理论,这似乎很强大,因为对于一个公式的解读,往往连发明人都想不到,就像是爱因斯坦的E=MC2,其实庞加莱和洛伦兹在爱因斯坦之前都写出了类似的公式,但是他们没有突破绝对时间的限制,而停止了思考的脚步,让爱因斯坦后来居上。

物质和能量在宇宙的两个基本要素,现在又加上了信息。在自然环境下,或者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总有个叫做熵的东西在不断增加,熵就像是时间的概念,你看不到它,也常常忽略它,但是终将有一天你会非常后悔没有珍惜它,因为就像时间流逝一样,它总是在增长,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永远追不上熵的增加。有黑洞学者认为,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信息是负熵,好复杂的科学概念啊!真的是好复杂,连霍金都没有明白,信息是否遵循守恒定律,他曾经跟另外的科学家打赌,黑洞中的信息会丢失,但是后来他自己突然又想明白了,黑洞不是理想的东西,信息不会丢失的,只是再后来直到他死去,黑洞到底怎样,科学家还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不过普通人在看Bigbang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大家在嘻嘻哈哈的气氛下,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像霍金一样的一群人,在思考宇宙是怎样产生的?

白洞begin,黑洞over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阿基米德   霍金   黑洞   古希腊   爱因斯坦   飞出   守恒定律   哲学家   公式   科学家   宇宙   数学   时间   科学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