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终点——量子相应

进化的终点——量子相应


在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中,能量是连续变化的,可以无限分割,任意取值,但是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有最小的单位。当时,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量子假设:像原子作为一切物质的构成单位一样,“能量子”(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物体吸收或发射电磁辐射,只能以能量量子的方式进行。普朗克提出的理论成功解决了黑体辐射的问题,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把量子概念引进光的传播过程,提出“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提出光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的性质,即光的“波粒二象性”。之后的量子力学经过德布罗意、海森堡、狄拉克、薛定谔等科学家的推进,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物理学,颠覆了人们很多常识性的认知,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奠基学说。


量子有其极为“诡异”的特性,就是量子纠缠,处于纠缠态的两个量子,无论相距多么遥远,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人们可以发明量子通信,这曾经让爱因斯坦感到不安,因为利用量子纠缠,人类可以超越光速发送和接收信息,但是爱因斯坦认为根本不存在超越光速的信息传递,人在量子纠缠上发送的信息是随机的、无用的信息,所以真实有用的信息不会超越光速,而科技进步让量子通信成为可能,中国的科学家潘建伟已经完成了上千公里远的量子通信实验,相信不久的将来,量子互联网也会建成。

随着技术的发展,知识似乎已经变得不太重要,因为知识可以随时获取。拥有了地图导航,人类不会再迷路,虽然曾经的森林已经变成了钢筋水泥,但是隐藏在胡同小巷中的美食,会在附近搜索中主动提供给你进行选择。拥有了搜索引擎,人类也不会因为无知而感觉到羞愧和卑微,因为一个人一辈子的学习也赶不上,按下搜索引擎enter键后,给你呈现的内容丰富。而如何控制量子?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科学家已经实现了控制十个量子,据说IBM的科学家已经能够控制50个量子。如果真的实现自由地控制50个量子,那么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又会被颠覆,因为量子计算的速度远远超过现有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可以破解世界上所有的密码,到那时世界将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包括比特币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当信息可以通过无限远的距离进行传递的时候,我们不妨幻象一下,人类的大脑是否也可以进行这种量子通信?生命的进化,让人类拥有了超过自然进化的智慧,凌驾于任何物种之上,人类可以对自身进行改造,而不完全遵照过去6万年通过自然选择走过的路。当把量子纠缠技术应用到人类大脑进化的时候,可以想象出学习不再是循序渐进式的,而是灵感爆棚、超越常规、任意选择式的。再深入思考一下,是否人类的大脑就是在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量子纠缠下的思想传递呢?如果思想和知识的传递可以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来传递,人类的大脑还可以通过量子纠缠方式传递信息,那么顿悟与灵感,直觉与艺术是否就是这样发生的呢?当捏花微笑、以心印心的时候,是否是释迦摩尼与迦叶师徒之间量子纠缠的结果?当人们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来传递信息,在两者之间是否可以建立一种量子相应关系?通过正念、冥想和瑜伽是否可以实现这种量子相应?关于认知,脑科学研究可以超越一下。。。

进化的终点——量子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普朗克   量子   爱因斯坦   量子力学   经典物理学   黑体   光速   终点   科学家   能量   大脑   人类   单位   关系   通信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