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个令我骄傲的称呼

“80后”,一个指代称谓,特指20世纪八十年代出生成长的一批人。有了80后的称谓,才逐步衍生出60后、70后、90后、00后等其他某某后,可以说80后是开山鼻祖。我当然也是个标准的80后,所以后文中将以“我们”来指代80后人群。

那为什么我们这么特殊呢?首先是出生的年代很特殊,80年代初,十年浩劫的余味还未消散,各行各业都是百废待兴,然而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等政策春风已经开始吹遍大江南北。我们出生在新旧时代更替的关键节点上,可以说生在新时代,长在春风里。

相对于70后之前的人们,我们没有经历过赤贫,没有经历过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基本上是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但相对于90后之后的人们,我们出生成长的年代物质又不是那么地丰富,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孩子也吃过黑面膜,穿过补丁衣服,从小对生活的艰辛还是有一些切身体验的。所以,我们这代人对于物质生活,有我们特殊的理解,那就是既不那么省吃俭用、也不那么奢靡浪费。

除了物质生活,80年代还有一点比较特殊,那就是计划生育,我们基本就是计生政策实施以来出生的第一批人,农村家庭基本都是两个孩子,城市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以前虽然贫穷,但都是儿孙满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却只有一两个孩子,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这种情况在中国任何历史时期都不曾出现过,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什么问题呢?那就是相对于70后之前的人们,我们显得多少有点任性,有点我行我素,有点自以为是,有点不合群。这确实也是我们某一些人的特征,应该勇敢地承认,尤其是城市里的独生子女,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

除了出生年代所带来的“生而不凡”,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长大之后的我们所要面对的情形。2000年代,我们上大学、找工作,相对于70年代之前的人们,没有了公费上学,没有了国家分配,取而代之的是自费上学、自主择业。2010年代,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开始成家立业,然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房价高企,是四个老人渐渐老去,是生孩子、养孩子成本日益攀升。但问题都有两面性,看似是困难,实则也是机遇,没有了铁饭碗,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练就了本领,再也不怕下岗分流了。没有国家分配的低标准福利房,我们靠自身努力,也基本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商品房。没有了兄弟姐妹的帮衬,我们反倒扛下了所有责任,也能做到老有所养,子有所依。

这就是我们——80后。想想挺荣幸能成为这个称呼的拥有者,他不单单包含了人们对这个特殊人群的某种怜惜、某种揶揄、某种艳羡、某种嗔怪,我想更多地是对我们这群人的称赞与希冀。

时间进入到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80后们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成为了社会的顶梁柱,相信我们80后会不负所望,把这棒接力接好跑赢。若干年后,当我们年华逝去,围炉闲话时,相信我们也会满脸骄傲地说:“我们可是当年的80后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是非颠倒   包产到户   开山鼻祖   百废待兴   儿孙满堂   物质生活   称谓   各行各业   春风   骄傲   分配   家里   年代   孩子   政策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