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膨胀理论

一九二九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所有星云都在彼此互相远离,而且离得越远,离去的速度越快”这样一个天文观测结果,得出结论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份,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对宇宙膨胀理论最近一次的支持来自于两个科学团队使用从南极运行的仪器进行的观察。

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通货膨胀理论预测宇宙微波背景(CMB)中应存在微小温差的模式,即大爆炸的余辉。它还预测这种模式应该呈现出一系列逐渐变弱的峰值。1992年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宇宙背景资源管理器进行的实验提供了温度变化的第一个图像,以及后来其他仪器的观测结果显示存在峰值。但是,角度尺度干涉仪(DASI)的新结果和毫米外星系辐射和地球物理学(BOOMERANG)项目的气球观测揭示了两个峰值并强烈暗示存在第三个峰值。“利用这些新数据,通胀看起来非常强劲,”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John Carlstrom指出,DASI团队的领导。“它在理论上一直很引人注目。现在它已经在非常坚实的实验基础上。”

宇宙膨胀理论


特别感兴趣的是第一和第二峰之间强度的比率,这表示宇宙中人类,恒星和星系中的普通物质有多少。根据DASI的数据,它仅相当于宇宙总质量和能量数的4.5%,与1998年根据大爆炸产生的元素氘量估算得出的结果相符。芝加哥大学的迈克尔特纳说:“普通物质量的测量之间的协议简直令人惊叹。” “大爆炸框架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补充说,“已经通过了一项重大的新测试。”

根据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公布的调查结果,早期宇宙的新数据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我们的宇宙在大爆炸后不久就经历了巨大的增长突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特纳   芝加哥大学   爱因斯坦   南极   斥力   干涉仪   年根   华盛顿   宇宙   地球物理学   理论   峰值   星系   美国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