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人物经历】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

1888年,甘地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学院的法学学位,并获得律师资格。

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

1942年4月,在印度国内广大群众反英情绪高涨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势下,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并先后发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运动和准备发动第四次不合作运动,均被英国镇压下去。

「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甘地入狱直到1944年5月。战争结束后,处于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慑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起的压力,答应印度独立的要求。但因印、穆两教的分歧对立由来已久,加之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印、巴分治已成定局。甘地为维护印度统一不懈努力,终无回天之力,只好接受分治。

独立后甘地获得了印度人民和国大党的崇高敬意。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政治方面】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国大党从一个势单力薄的政党一跃成为群众运动的领导,印度的抗英独立运动也迅速扩展到全民的范围。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印度最终赢来了独立。然而,意义不仅仅在于此,他对印度的贡献,更在于他所展现出的强大精神力量,他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度人,而他所创立的独特思想体系更是深入影响到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学等等各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甘地   卡拉   印度   印度教   孟买   英国政府   南非   非暴力   印度人   英国   学说   独立   政治   律师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