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元第4章:大 地 震 之 谜(下)

福岛大地震显示的种种奇怪震情

1,地震带前方(邻太平洋一侧)震情

新华网报道:此震在日本东北部海底造成了一条"长300公里、宽150公里的裂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150公里宽的裂缝是个张裂带,而出现的地方竟是在日本东北面的外海海底,也即洋壳板块向之俯冲的日本海沟的外侧,并非"已俯冲进去"的日本海沟内。此一断裂带出现的位置,对于我们辨识问题很重要。这是一。

又,美国地质勘探局的地球物理学家肯·赫德纳特说:"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收集的资料,这次强震使日本本州岛向东移动大约2.4米。"这是二。

如此两条资料,十分尖锐地暴露了当今主流地学的方法论谬误。理由下详。

2,地震带身后震情

① 下列报道,很值得关注——

"俄罗斯《观点报》4月20日报道 题:福岛地震导致滨海边疆区位移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科学家测定,在去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地区发生大地震后,日本东部沿岸下沉1米,俄远东南部沿海地区向震中方向发生位移。

远东联邦大学新闻处日前发布的消息称,在这次大地震发生后数分钟内,滨海边疆区南部沿海区域,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及周围地区向震中方向移动了4厘米,布拉格维申斯克市东移0.8厘米,朝鲜半岛也向东移动了1~5厘米。不过同日本东海岸相比,上述区域的位移可谓微不足道。科学家称,日本东海岸地表在地震后向东平移了5米,同时下沉了1米。

这则消息称,滨海边疆区南部区域目前仍在向东南方向缓慢移动。"

② 又说——"福岛地震发生后,欧亚大陆板块上先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周边地区发生位移,接下来,整个俄远东南部地区、朝鲜半岛、中国东北直至上海在内的广阔区域开始东移。也就是说,距离震中2000公里范围以内的陆地均发生了移动。"

③ 同时,俄罗斯科学家(舍斯塔科夫)据此还说——"可以说,欧亚大陆板块的面积因此而略有扩大。同时这也不意味着俄罗斯距离日本更近了,因为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岸向东移动了5米之多,岛上其它地区东移的幅度也达数十厘米。"

以上资料的出现,在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外,反映了主流地学理论的以下两点悖论性质:

其一,依板块说告知,日本福岛大地震的发生,是因了"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造成。据此,那么要问:谁向谁俯冲?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

福岛大地震怎么发生的?

是这个俯冲板块的前端,在向日本海沟俯冲时,俯冲带一线的板块岩层因俯冲挤压受压强度超过了岩石自身强度的临界点,于是岩层断裂,导致所在地福岛地区出现大地震。

这样一番符合主流理论原理的问答,从动力机制上对下列事物作了两点定性,即:那太平洋板块,是被定性为导致碰撞与俯冲的主动体一方;欧亚大陆,则是被动体一方。

那么,如此一来,此事在物理学上的荒谬性也即随之而来——

① 既然洋壳板块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被地幔流推动着从东往西向欧亚大陆碰撞、俯冲从而触发大地震,那么,这个太平洋板块自身,它就必须是一个刚性很强的刚体才行,才能在地幔流的推动下向板块前方持续传导俯冲力,绝不能在作俯冲运动的过程中自身在进入向之俯冲的海沟带之前,发生断裂,更不能在海沟带外侧形成裂缝宽度可以达到150公里、长达300公里的一个张裂带。否则,那推动太平洋板块"俯冲"的作用力,就会因这么宽的张裂带的出现而释放完板内应力,令作用力传递不到俯冲带前方完成应有的俯冲并触发"俯冲型大地震"。这,是理论模式及其应有的力学逻辑规定的物理学必然,也是力学常识。

然而,倘依理论,这么一来,你看:"理论"在说大地震的发生,是因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现实"却宣示,"俯冲"板块在俯冲发生前就通过自身150公里宽的裂断带的出现,让板内应力作了某种形式的剧烈释放,所谓的"俯冲"根本没有足够动力来完成,因而该"俯冲运动"不存在,由此而产生的那个"俯冲型大地震",也无由产生。喏,二者,我们到底选择站在"理论"与"现实"的哪一边呢?没法选择。

② 主动体向被动体强力运动(而且还是主动体要克服地壳岩层巨大磨擦力与阻力的一种"强力碰撞俯冲运动"),运动的结果,反而是被动体向主动体"前进了2.4米"(另一观察结果是5米)。这就是说,开着的汽车撞人了,那结局不是人给撞飞,而是"人朝汽车方向推进八丈远(当然这是形容词)"。这符合物理学的动量交换原理吗?

数据摆那儿,科学与理性躲到一边,不知干啥去了,可以任由一些完全违反物理学常识的所谓"科学"胡扯。

其二,从俯冲主动体的一侧看,那反映于福岛地震区身后的、欧亚大陆东端大片地区内出现的"奇怪震情",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见到过的一份特别珍贵的观察资料。其特别珍贵之处,在于它直接地、确凿地告诉了我们四件事:

① 这是在欧亚大陆东端,覆盖半径具有2000公里范围之远、之广,所发生的一场"大陆地壳整体大面积向东位移"的惊人地壳运动;

② 在动力学上,这场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越向东(即越近大洋一侧),陆壳的东向位移,越远;

③ 这场运动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滨临大洋一侧的大范围的"欧亚大陆东部区域",其地表面积"略有扩大"了;

④ 假如说,我们再将"东移距离最大"的日本本州(向东平移2.5米或5米),同"向东位移只有4厘米"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两者间东移绝对值作一番比较和换算的话,那人们将会轻易发现——在这次福岛大地震的"一震之后",那"日本本州岛"与欧亚大陆最东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之间,两者在距离上已增大了至少"2米多~4米多"的空间。那么,这一"增大了的空间",它是属于谁的呢?定睛朝日本本州岛与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两者间一看,那里是一片海域,也早已有了名称,叫"日本海"。看,如此"一换算",如此"定睛一看",这"一震之后",岂不是说"日本海变大了"么!

四条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观察所得。这要一个什么样的地球动力机制,才能造成呢?

是"地幔对流"吗?可那"太平洋地幔流",是"从东向西运动"的,它又怎能在"施压日本列岛"的时候,让该列岛身后的"日本海"空间变大呀?

是"板块与板块的碰撞"吗?可这个"碰撞"怎会在它"一撞之后",让被动体的"被撞欧亚大陆"在2000公里之远、之广范围内,令地表面积向作用力来源方向"略有扩大"呢?

更重要的,是欧亚地壳在大范围内呈现"越近大洋,前冲距离越远"的运动特性。这在一个"被撞"的运动模式中,怎么才能让被撞体越靠近作用力来源,反而自身会向作用力来的方向"冲"得越远呢?百思不得其解。这样一种奇怪的必须满足"特殊需要"的动量交换关系的力学公式,任何一位物理学大师也是创造不出来的。就是爱因斯坦再世也不成。

这是福岛大地震,告诉我们的问题。

诚然,在没有发生汶川和福岛大地震之前,谁都不会想到西方主流理论及其方法论在该两地的地震发震问题上,会表现得如此矛盾重重与"不堪一析"。

这说明了什么?是该理论"十分科学,非常管用"?还是悖论重重?

成问题的是,我们还是这么迷信"西方主流"。且还不愿老实承认理论思维和方法论出了问题。如今只要世界上一发生地震,就还是要用那老一套的荒谬说教与方法论,来洗涮全世界头脑。

正因如此,在地震这么一个事关天下人安危的科学问题上,这种局面还要持续多久呢?人类不受悖论性质的主流地学蒙蔽,真正掌握科学保护自己的日子,哪天才能到来?

全是解不开的谜。困惑,忧虑。

下期发布:第二单元第5章"古今气候变异之谜"。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日本海   欧亚大陆   震情   方法论   地幔   海沟   本州   作用力   太平洋   位移   日本   板块   大地震   单元   理论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