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几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一、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该书评分高达9.4,是不可多得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丰富,例子生动形象,结论发人深省。

读完这几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1.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少——《社会心理学》

做过的事情,不论成功与否,你都了解了它是怎么一回事,给事情划上了一个句号。等事后,你回想起这件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句号,便很少感到遗憾和后悔。

但是没有做过的事,就像你高中时期的暗恋,过于美化的异乡,半途而废的考研,总是让你魂牵梦绕,不能好好享受当下。

2.在一项针对成年人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悔恨是未能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社会心理学》

生命中的大事件,学业是最为可控的,对我们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上,你付出多少,相应得到多少。但是成年之后,恋爱、工作、人际关系,一切都变得不可控了。

你投入很多,不一定得到很多。你的用情至深,也许赶不上别人一张好看的皮囊。你挑灯夜战获得的职位,也许只是别人走后门一句话的事。

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一个普通人难以掌控的因素——人。

3.假以时日,害羞的人往往能被他人接受和喜欢。他们不自我中心,并且谦虚、敏感和谨慎——《社会心理学》

害羞的人就像胖子,他们清楚自己的劣势,在人际交往中,更愿意善待别人。当别人对他好时,他会加倍回馈。也因此,能获得更深刻更长久的友谊。

读完这几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4.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人们的道德标准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并没有太大关系。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社会心理学》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学校和父母对我们耳提面命的教导。但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态度不能决定行为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经常喊口号,立目标,但他们总是有始无终。

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把态度等同于行为,认为有了好的态度,事情自然水到渠成。于是乎,他们便丧失了危机感

坚持这样的信念是极其可怕的。当人们把自己的态度等同于行为的时候,他们会把态度当做真实的自我接受下来。

这会导致四个后果:

(1)犯错后推卸责任

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这样啊”。

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真的把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划了等号。当他们犯了错后,他们会强调自己的态度,而把自己的错误归于其它不可控因素。

如此,这次错误就变成了一件偶然事件,与他们的本性无关。他们自然也不需要为此负责,也不会感到愧疚。

其实,他们跟出轨者一样,只是羞于承认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如果承认,他们的价值体系会崩塌。因为除了漂亮话和喊口号,他们可能什么都没有。

(2)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不能从错误中吸取到有价值的经验

他们依然会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我行我素。他们不能接受真实的自我,难以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3)犯错后,想要做出改变,但不从行为下手,而是从态度着手

简单点说,他们继续把失败归因为态度还不够好,意志还不够坚定。

如此一来,又回到了原点,以为态度能够决定行为,然后又在“树立一个良好的态度”上花费了过多时间。

(4)拖延症

过于依赖态度容易导致拖延症。

很多人特别强调心态的重要性,他们在做事之前,必须让心态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心态没准备好,他们迟迟不敢下手。而等到失败时,他们自诩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但也许,他们只是不敢承认自己能力不行,害怕被人嘲笑。

综上,我们对人对事的评价体系应该从态度转变到行为。你想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做了什么。

我们得到的四条宝贵经验教训是:

(1)不要放大态度和情绪的影响力

调低态度的权重,增加行为的权重。

(2)行为影响心理

心态没有调整好,不代表我们就无能为力。有时候我们正是做点事,看到一点成绩,才感到有信心,然后继续地做下去。

(3)态度来源于经验

对未来的乐观应该来源于我们对自身专业领域的专研、亲密关系的用心经营、人生的顿悟和释怀。

你可以悲观,但是一定要尽力把事情做好。等你做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你早已忘了你的悲观,因为你看到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4)想改变行为,就从行为下手

与其把大量时间花在教育人们“公共场合不要吸烟”,远不及公共场合抽烟罚款100块更有用。

二、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如想知道什么是什么,先得知道什么不是什么。而今社会,伪心理学大行其道,我们只有先了解心理学不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了解心理学。

大学时,好友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可惜彼时心浮气躁,看了几页,便束之高阁。而今,再次阅读,爱不释手。

1.达尔文比他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因为他并没有受缚于“让宇宙符合自己预期”的冲动。

一个真正开明的人愿意跟随证据的引导。开明的人愿意听从公正的调查,而非他自己的预测。科学方法是对世界的印证,而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印证——《对伪心理学说不》

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对人对事经常有一个“直觉”,认为事情会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某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当你对某个人有“他不是个好人”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后,你在和他接触时,便会有意疏远他,对他刁难刻薄。

敌意总是会招致敌意。他如鲠在喉,定会想方设法让你不爽。如此,他的恶劣行为便印证了你的假设:他不是个好人。

但其实,他不是个好人,是你一步步给“设计”出来的。

心理学也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指人们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简单点说,预言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是我们受到了预言的影响,让事态发展的方向不断逼近预言。

然而一个真正开明的人,会放下自己的直觉,对人对事不做判断,而是尽可能了解信息,让事实浮出水面。

2.动物会思考吗?这个问题没有科学意义,没有关于“思考”的操作性标准——《对伪心理学说不》

操作性定义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不对抽象词汇进行操作性定义,思考抽象问题就毫无意义。

人活着有意义吗?如果不对“意义”进行操作性定义,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虚无缥缈,再深入的谈论也是高谈阔论。

同时,操作性定义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适用的,比如关于小时、千克的定义,“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这个适用于全人类。

第二类适用于个人,比如人生意义、快乐、孤独。你的人生意义未必是我的人生意义,让你感到孤独的环境我可能怡然自得。你觉得金钱房子开豪车、让自己活得激情四射是人生意义,我觉得读书品茶窝沙发、让自己舒舒服服也是人生意义。

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关注第二类操作性定义,定义属于自己的定义。

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让我感到平静,孤独对于我来说是什么?是独处,是孤单,还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感?

否则,你会容易受到世俗影响,随波逐流,以为别人想要的就是你想要的,让大家快乐的也能让你快乐。

你还容易沉迷于对终极问题的高谈阔论中,总是想说服别人。你看似活得明白,想得透彻,却倍感迷茫,经常感觉靠近了答案,但又和答案渐行渐远。

简单点说,在谈论人生意义之前,请先定义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意义。

3.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对伪心理学说不》

伪心理学会给你一些毫无破绽的理论:你今年会有好运降临。如果没有,是因为你做了某些事情,导致了幸运女神的离开。

这种理论是完美的,永远不会犯错。但是它也丧失了进步的可能,只能在原地打转。今天的算命师说的话跟一百年前的算命师说的话不见得有多大区别。

然而真正的科学是由证据堆砌出来的。优点不言自明,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一旦有新的证据出现,它随时会被质疑,甚至被驳倒,从而建立更完善的理论。

而这就是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举例来说,勾股定律“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等哪一天,你找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它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不等于斜边的平方,那这个定律就被推翻了。

可证伪性强调的不是你能不能找到反例,而是只要你能找到,这个理论就可以被推倒重建。这就是可证伪性定义里的“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的意思。

科学就此和伪科学“分道扬镳”了。

科学理论给他人留了一个“把柄”,因为它随时准备被驳倒重建。理论在不断更新中趋于完美。伪科学停滞不前,而科学在快马加鞭地前进,便得益于可证伪性。

那么有意思的问题出现了,算命师的预言中,很多是不能实现的。那为什么有些人还对此趋之若鹜呢?

简单归为迷信是不合适的。其实这里涉及了一个心理机制:间歇强化

如果你想唤一声小狗,就让小狗跑过来,你不需要每次它过来的时候都给它骨头吃,你只需要偶尔给它骨头吃就行了。

这让小狗期望着偶然的、不可预期的骨头,可以一直跑到你身边。即便连续两次得不到骨头吃时,它也会自我安慰:“没关系,也许下一次会有骨头吃的。”

算命师的预言也是一个道理。预言并不需要每次都准确,只需要间断的正确,便能让人们敬之如神明。

间歇强化还可以用于教育、人际关系等领域。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你不需要每次都予以奖励,你只需要间断地予以奖励,便能让他持续保持良好行为。

三、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

这是一本一上来就教你怎么阅读教材的教材。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特色。减肥时怎样避免美食的诱惑,怎样戒烟,该书从理论到具体操作,条分缕析,面面俱到。

而心理治疗方法的特色便在于因简单而实用

1.遭到轻视是因为他们属于少数群体,而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什么错——《心理学导论》

你认为我三观很正,很可能是因为,我跟你的三观一样。你认为我三观不正,也许仅仅是因为,我的三观你接受不了。

只要不给别人带来伤害,任何一种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2.如果你不照顾自己,那么殡仪馆的人就会代替你来照顾你——《心理学导论》

不说了,睡觉去。

3.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联系。

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友好、善良和可爱的人,也认为别人普遍是友好、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十分容易与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一般来说,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

无论我们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做自己的伴侣——《心理学导论》

生活中,你会遇到一种人,他会急于建立恋爱关系,一周内便发生身体上的关系,甚至很快同居。当另一方想要放缓节奏时,他态度强硬且焦急,认为两个人要经常在一起,感情才会加深。

他的行为看起来是在用心经营这段关系,但也许只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害怕被抛弃,所以想急于建立关系。

内心安全感很足的人,他们会静静欣赏事情的变化。时间到了,他就表白;感情稳固了,他就求婚;觉得两个人不合适,他就分手。

他很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可以理性地做决定。

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恋爱和恋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为了填补他们心上的洞。也因此,只要有人能填补他心上的洞,他便会降低或忽略自己的择偶标准,与其建立恋爱关系。

事实上,如果你不离不弃,即便你们感情不和、互相折磨,你们也可以在一起生活很多年。

你有时候会想,我可以感化他,填补上他心上的洞。但其实这是办不到的。因为那个洞,在他遇到你之前,就已经有了。

而当你想要分手时,你可能会想,她会不会因为陷得过深而从此一蹶不振。

请不要对她过于担心。一开始她的确会很痛苦。但这种痛苦是暂时的。她会很快结识一个新人,建立恋爱关系,从而填补上她心上的洞。

应该担心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你可能会因为主动提出分手而陷入长久的负罪情绪中。你会一遍遍回忆起分手时她那令人心碎的、哭花了的脸,以为自己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这种情绪让陷入对她的追忆。回忆过去的经历时,你会忽略坏的,美化好的。

四、英国DK出版社《DK心理学百科》

获得爱情的技巧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自己?我们怎样训练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该书的优点在于接地气,用心理学的观点解释了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操作性极强的答案。

1.当一个人想要逃避自己时就会感到深深的绝望:“他不再拥有自己,不再是自己了”——《DK心理学百科》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到:“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睡觉的时候也不用为了逃避可耻的爱情程式而装睡。”

是啊,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啊!我永远成为不了别的人。我也不想。

2.引导我们决策过程的并不是逻辑或推理。事实上,在从认知层面对我们的选择进行考量之前,我们已经基于情绪和本能快速作出了决策——我们的判断过程跨越了信息加工这个环节——《DK心理学百科》

耳目一新的观点。

当别人犯错或做出冲动行为后,我们常常指责他不能保持理智。我们会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怎样怎样。但这种腔调其实比事后诸葛亮还要趾高气扬。

当我们审视一件事情时,我们常常忽略事件发生时的背景或氛围,进而把它视为一个独立事件。然后我们在大脑里从容不迫地处理它。

但事实上,影响我们理智的恰恰是背景或氛围。我们会基于情绪快速做出反应,如同条件反射一般。

生气了,咒骂一句;恐惧了,赶快逃跑;高兴了,走路一蹦一跳。这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反应。

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被自己的情绪和本能操控了。

想想看,当别人踩你一脚时,你的鞋子被踩脏了,你会破口大骂吗?

大概率不会。虽然你心里不舒服,但你意识到他不是故意的,然后就选择原谅了他。

但你生下来就是这样有礼貌吗?并不是。这是你多次练习的结果。

以上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保持理智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不断练习的结果。只有这样,在真正面临危机时,即便你情绪受到波动,你依然可以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因为,做正确的事情,也成了你身体里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这本书我是在薄荷阅读上读的。那时我正在准备六级和心理学论文,所以我想,何不去读一些心理学英文书籍呢。

结果,犹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评论区各位知友所言,中文版的心理学书籍实在过于晦涩难懂,即便是赫赫有名的《社会心理学》。但英文原版就非常浅显易懂。表达简洁明了,内容流畅幽默,让人意犹未尽。

借助丰富的注释解析,我花了一个月时间读完了《DK心理学百科》。之后,我还读了英文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和六便士》。还听了一本《复仇者联盟》,是饰演《唐顿庄园》马修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读的。声音实在太性感啦。

五、Curt R.Bartol《犯罪心理学》

译者是李玫瑾哦!

1.存了500美元就被告知可以认领百万美元大奖的人应该知道: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就应该不是真的,这种事不可能成真——《犯罪心理学》

经常被骗的人、消极悲观的人过于相信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它多半不是真的,是被故意设计成那样的,并且准备随时割你韭菜的。

2.人的一生是一条伴随着各种风险因素的路径——《犯罪心理学》

进入大学代表你的人生开始进入困难模式;找到好工作也需要做很多机械重复的活;和女神生活在一起也会发生很多琐碎的争吵……

你有时候期望通过实现某个梦想或是和某个人生活在一起来摆脱一切,永远快乐,永远幸福,但这是不切实际的。人生就是一条苦乐参半的路。

也因此,永远不要期望找到一个毫无风险的工作、一种毫无压力的生活方式。很抱歉,没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降低风险,而不是因噎废食。

3.给小孩一巴掌比耐心细致的教育策略更容易执行,但这一巴掌的结果也许是严重的——《犯罪心理学》

气急败坏地教训孩子,看似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无能的表现:

难以换位思考、做不到有效沟通、缺乏耐心。显然,比起直面自己的无能,直接殴打孩子要容易得多。

当自己被打时,孩子会寻找原因。在专制型家庭(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中,他只能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确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自己被打。

这会导致他出现消极的自我概念: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自卑、过于自责。这一点在她的恋爱和婚姻中表现尤为明显。

我们通常认为经常遭受家暴的孩子在恋爱中最痛恨最排斥的就是暴力。其实未必。她们可能比正常人更能容忍来自恋人的暴力,尤其是她妈妈也遭受暴力的话。

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被打。我是罪有应得的——这种归因模式(受害者有罪论)是家暴带给他们的最大伤害。

六、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对于那些难以维持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对于那些懂得经营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锦上添花。

1.羡慕的特点是谦卑地渴望他人所拥有的。嫉妒则相反,它是一种由伤害、愤怒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态,源于担心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或者自己不想放弃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

羡慕是渴望变成他,嫉妒是想要毁灭他。

2.最有效的拒绝是自信果断、前后一致和坚持不懈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不爱他,请不要给他任何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3.矮个子男人在约会网站上获得的点击率如果想和高个子男人一样多:他们只需要每年多赚10万美元——《亲密关系》

啊这……让人心碎。

当然,这也是一种进化优势。在远古时代,个子高的人可以采摘到更高的果实,奔跑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捕捉到动物。

但是,境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聪明是新的性感(smart is the new sexy)。小马哥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充钱让你更强!

七、菲利普·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最最基础的入门书籍。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堂专业课一般就是《普通心理学》。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也一般是心理系的精英老师。

1.人性和认知中将复杂东西简单化的倾向似乎仍然在鼓励我们将人类分类——《普通心理学》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非黑即白的认知是一种懒惰的、不成熟的认知。我们只是难以接受好人也有邪恶的念头,坏人可能对母亲百依百顺。

信念崩塌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承受的。与重新构建信念相比,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原有的信念。即便它是错的。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摘掉偶像的光环:经常想象他们上厕所的样子。上完厕所后,他们手上也会粘有尿液,天冷时可能也会不洗手。

我们过于美化别人的原因可能仅仅是,我们对自己不满意。

2.跑进一座正在倒塌的大楼不是一个典型的人类反应,它是接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的一个学习反应——《普通心理学》

这意味着,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好人也不是天生的。好人是练习的一个自然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心理阻碍,坚守自己的底线。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克服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好人并不特别,他们只是不断练习怎样做好事而已。不要过于强调好人这个标签,否则我们会夸大天性,忽略他们的努力。

冒着生命危险扑火的消防员是好人吗?当然。但请不要用一个好人的称谓就把他们打发了。因为为了克服恐惧,他们日复一日进行着艰苦的练习。

同时,我们还警惕晕轮效应的影响,把好人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而等他们稍稍犯错之后,便认为他变了,随之把他抛弃。

但是他依然是他。他只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了“好人”练习而已。在其它领域,他们也有欲望,也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浅薄无知的地方,他们并没有为此做出练习。但这也是真实的他。

以上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一切都是可以习得的。包括美德。

3.和平离婚和与前配偶共同抚养子女,以及不在孩子面前互相诋毁对方,会减少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时把孩子从一个常发生冲突或父母有虐待倾向的家庭环境中带出,对他们来说显然会更好——《普通心理学》

请不要以孩子的名义来维持支离破碎的婚姻。比起不敢面对离婚后的孤独与难堪,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个理由显然让你体面得多。

你真的以为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孩子最想要的吗?是的,孩子想要一个完整的家,但是他想要的更是和平。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用在玩得正欢的时候,突然听到小伙伴对他大喊:某某,快回去啊,你爸妈又吵架了。

那种提心吊胆和惊慌失措的感觉,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读完这几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八、苏珊·诺伦-霍克西玛《变态心理学》

本书详细分析了各种精神障碍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

读完这几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1.强迫症患者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有多荒唐,他们只是无法控制自己——《变态心理学》

事实上,这也是普通人对强迫症、抑郁症乃至大部分心理问题的误解。

他们总喜欢说,你就是想太多,你别去想不就行了嘛。但问题是,强迫性思维通常是闯入性的——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想太多,而在于不能阻止自己想太多。

如果你能理解到这一点的话,你便不会说起“你就是想太多”这样的话了。相反,你会认真倾听他的心声而不做判断;你会和他一起讨论避免过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支持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读完这几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2.强迫观念导致焦虑的人们发现,如果他们实施某些行为,焦虑症状就会减轻。每次强迫观念回来时,他们就实施这些行为来减轻症状,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负强化。因此,强迫行为就形成了——《变态心理学》

事实上,强迫症之所以通常会被归纳为焦虑症里,原因便是,很多强迫行为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缓解焦虑。

而这便是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焦虑源带来焦虑—当事人通过某种行为缓解焦虑(放松就是奖励)—奖励强化该行为—下次感到焦虑时继续实施该行为。

在无数次的重复中,焦虑源便和该行为建立了条件反射。以后,一旦出现焦虑源的时候,便会实施该行为来缓解焦虑。

拿社交恐惧症举例。小明非常害怕跟人打交道,每次跟人在一起时都会感到焦虑。为了缓解焦虑,他开始回避人群,一个人窝在家里。这让他感到放松。

在这里,放松就是一种奖励,强化了他窝在家里这种行为。

那以后,他开始回避掉各种聚会、约会。他只喜欢一个人窝在家里。到最后,出门工作对他来说都成了一件困难无比的事情。

如何解决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打破强化循环,取消奖励。

也就是说,当小明感到焦虑的时候,让他站在人群之中,暴露于焦虑之中,而不是逃避焦虑。等他适应了这种低水平焦虑后,还可以让他主动和人打招呼,去适应更高水平的焦虑。这种治疗方法也叫脱敏法

要相信人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焦虑感会在熟练中散去。

读完这几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人生   社会心理学   操作性   焦虑   心理学   好人   情绪   态度   定义   事情   意义   理论   感觉   关系   孩子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