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礼记·祭义》中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

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死亡每个人都会面临,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一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年以前的大儒孔子对“死”也谈得不多,最著名的便是那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不过在死亡来临时,孔子还是坦然面对,他交代了后世,洒脱离去。孔子做了一个梦“预知”了自己的死亡,他应该属于自然死亡,但是有些人就不是那么幸运了,赵丽蓉在癌症当中痛苦离世。

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赵丽蓉,是老戏骨了,1928年出生在天津,她的家庭非常贫困,父母也没什么知识,赵丽蓉一出生,母亲就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老爱”,父亲穷得叮当响,在一家戏班子当劳工,母亲也没有时间照顾她,小时候就在混在戏班子当中,

一岁时,赵丽蓉就被抱上了戏台演“喜神”,没有台词,她往台上一坐就行了,演出完后,父亲缠着戏班子要演出费,班主说他钻到钱眼里去了,支付了演出费用后,就找了个借口将他给开了。

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不过“老爱”很有灵性,她在戏班子留了下来,能走能跳时,她就台上演出了,十二岁那年,“老爱”遇到了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当红旦角芙蓉花。

芙蓉花看她聪明、很有天赋,就将她放在身边,并给她改了一个名字,从此“老爱”就成了赵丽蓉。芙蓉花又请了马金贵指导她。

长在戏班的孩子,没有什么童年,每天都是学唱戏,学武打基本功,唱得不好还要挨板子,能一唱成名固然是好,若是不成名,也只能当个小生。

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赵丽蓉属于前者,15岁那年,她就在张家口的“庆丰戏院”以主演的身份登台了,生性活泼,饰演的旦角也惟妙惟肖,在业内也有一些名气,1945年,又加入了门头沟“青年剧社”、1956年在评剧《刘巧儿》中饰演李大婶、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

赵丽蓉的事业是顺风顺水,不过婚姻就一波三折了,第一任丈夫叫盛强,出生书香门第,在那个大学生金贵的年代,盛强文化成了两人婚姻的“绊脚石”,双方的父母都不同意,但两人一直坚守了下去,总算是劝动了父母。

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1957年,赵丽蓉怀上了第二个孩子,然而盛强却不幸遇难。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她必须坚强起来,生下孩子之后,她也踏足演艺圈,赵丽蓉走出丧夫的悲伤后,再婚了。

然而再次生下的女儿却是脑瘫儿,11岁那年女儿去世了,1984年第二任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作为一个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的小品演员,她的一生充满了悲苦,但她依旧对这个世界报之以歌。

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1988年登上了春晚,她的小品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回忆,到了90年代,她便常驻春晚,可是日子并不好过,她患上了癌症,在病痛折磨下,她日渐消瘦,最瘦弱时,只剩70斤。

1995年《如此包装》小品中有一个举手动作,那个动作并不是节目组安排的,那时候她吃了很多止痛药,但依旧没能扛过去,当时一咬牙,就举手表示继续演戏,有人看着看着就笑了,也有人看着看着就哭了。

1999年那一夜,艺术家赵丽蓉穿好寿衣,含泪请求安乐死

1999年,赵丽蓉深知大限将至,自己缝制了寿衣,照好了遗像,含着泪让子女给她安乐死,当年安乐死是不合法的(现在也不合法),而且子女也不愿意,最终没有同意。

她在病痛当中,坚持了一年,2000年7月17日病逝了。享年72岁,她虽离我远去,但人们时至今日,都没有忘记她,她永远都活在荧屏、记忆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安乐死   大儒   门头沟   金贵   生下   戏班子   旦角   孔子   寿衣   评剧   病痛   艺术家   小品   演出   父母   孩子   芙蓉花   赵丽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