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北京时间8月16日晚上7点50分,沉寂六小时的喀布尔机场气象站传来一组数据:气温32.0摄氏度,露点温度4度,风力1.5米/秒,少云有烟霾……这标志着,阿富汗全国唯一的“国家气象站”,在短暂的停摆后,正式恢复观测。

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阿富汗机场气象站恢复时传来的数据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气象站。大气是全球联通的,任何一点、一个时刻的数据缺失,都会影响全球超级计算机模式的运算,进而导致天气预报不准。更何况,连续稳定、和大气一样永不中断的观测,就像文明的心脏,只要数据还在跳动,我们就知道文明肯定还活着。

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来自网络


全国只有一个国家级气象站的窘迫,我国从来没经历过;但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的气象观测也近乎没有:归属中央军委气象局管理的气象台站只有101个,且设备老旧简陋,观测方法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

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来自网络


就在这样的基础上,气象部门乘着“一五计划”的东风,提出间距150、100、50公里的三个标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建成各类气象台站1500多个,地面观测迅速成网成体系。随后不管是经历怎样的困难,气象台站建设和调整始终没落下,到1999年已近3000个。

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香港大老山观测站,来自网络


1999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引进,我国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开始第二次爆发,总数量不断指数级增长。到2020年末,归属气象部门管理的所有气象站数量,已经超过了7万个,如果算上水文站近20万个,超过欧美,为全球第一大气象观测网。哪怕是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都实现了气象站“乡乡通”。

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慕士塔格达坂气象站,中气爱拍摄


不仅如此,现在的气象观测,仪器更为精良,数据更准更频密,观测全部自动化。在1975年“758”特大暴雨袭击下,河南驻马店林庄的雨量计达到了观测极限,是一位朴实的农民观测员冒着生命危险,用换筒等多种方式坚守一夜,才测得60分钟203.9毫米、6小时830.1毫米的宝贵数据。而在2021年7月的郑州暴雨中,全自动运行的雨量计测到了更加精密的雨量数据,且经人工核验无误,经受住了超历史极限的特大暴雨考验。

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758暴雨雨量图,来自河南水利厅


当然,我们的站点时间太短,数据利用和服务都还刚刚开始,这方面还不如欧美日本。但如此庞大精密的气象观测网,毫无疑问已是保护我们的科学天网,创造知识的无穷宝藏,以及证明国家实力和水平的宝贵资源。大气运动永不眠,气象观测、追击和热爱也永远不会停止。

大气永不眠:中断6小时后,阿富汗唯一的国家气象站恢复观测

北京南郊观象台,来自气象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阿富汗   气象站   喀布尔   帕米尔高原   大气   观象台   雨量计   精密   雨量   河南   北京   暴雨   气象   我国   国家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