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伤穿过热障?看到嫦娥五号的神秘外衣后,美国真坐不住了

无伤穿过热障?看到嫦娥五号的神秘外衣后,美国真坐不住了

图为工作人员搬运嫦娥五号返回器 近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降落地球,为中国带回了多达1.7千克的月壤样本,除了降落地点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到达的风暴洋之外,返回器在进入大气层时的轨道也创下了人类史上的第一,首次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气层,能够无伤穿越热障?在这个过程中,嫦娥五号的外衣无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这身外衣到底有多厉害呢?在看到嫦娥五号神秘外衣后,美国真的坐不住了,因为这身外衣能够3000度不化,超低温不裂。


无伤穿过热障?看到嫦娥五号的神秘外衣后,美国真坐不住了

图为飞船返回舱的防热大底 出于节约燃料,增加有效载荷的考虑,嫦娥五号在返回阶段的减速过程当中,着重强调了使用空气动力进行减速,采用桑格弹道与钱学森弹道的混合方式进行再入,但是这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将以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返回器遭遇的热障考验前所未有,烧蚀将会变得非常严重,而第一段在大气层中的减速滑行结束之后返回器将重新进入太空,回到极端的低温环境中。


无伤穿过热障?看到嫦娥五号的神秘外衣后,美国真坐不住了

图为嫦娥五号返回器构型分解 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的最初阶段,返回器表面的温度将达到3000度以上,而在“打水漂”跳进太空之后,外界温度迅速下降到-120度,再次进入大气层之后,又将上升到1800度,如此剧烈的温差变化,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与此同时,嫦娥五号返回器作为一架航天器,对于材料的重量与密度还都有极高要求,如果不能解决防护材料的自重问题,那么为了节约燃料设计的返回轨迹就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尽可能降低操作难度,从根本上解决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时的隔热难题,中国科学团队创造性的提出了根据再入时各部位受热情况的不同,使用不同规格的防护材料的设计思路,将整个返回器分为了大底迎风面,大底背风面,大底拐弯角环,侧壁迎风面,侧壁背风面,侧壁舱盖与边缘防热环,稳定翼七个部位,分别应用了7种不同成分的防热烧蚀材料,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气动加热最严重的大底迎风面,中国科学家采用了最新型的轻质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这种材料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5克,每平方米可以承受6兆瓦的热流环境,而在诸如侧壁结构这样的次要部位,使用的材料就换为了超轻质蜂窝增强防热材料,虽然耐热性能略有不足,但是大大减轻了重量,通过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搭配,嫦娥五号返回器成最终实现了设计目标,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创举。


无伤穿过热障?看到嫦娥五号的神秘外衣后,美国真坐不住了

图为露出侧壁蜂窝结构的嫦娥五号返回器试验器 此前,国际上最好的防热材料是改进后的Avcoat502,这种材料目前被运用于猎户座飞船的建造当中,在性能上相比其他材料优势明显,但是嫦娥五号使用的新型材料,不仅经受住了第二宇宙速度再入的考验和快速变化的温度,在性能上不存在劣势,生产难度则大大降低,成型周期仅为前者的十几分之一,技术优势一览无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热障   嫦娥   外衣   宇宙速度   侧壁   防热   大气层   弹道   蜂窝   美国   飞船   部位   再入   温度   性能   神秘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