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一定存在(一)?

这个宇宙不太可能是专存在“精细调节”所以,宇宙还有很多,目前我们一个成就了我们的宇宙。

利用在地面和太空轨道上架设的天文台,天文学家可以看到宇宙的过去,清晰地看到宇宙演化的证据。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非凡的宇宙影像,它为我们展示了星系遥远和辉煌的过去:弥散的发光气体球,点缀着质量巨大、燃烧迅速的蓝色恒星。这些恒星能将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氢转化为更重的原子,当恒星死亡后,又会为星系提供构成行星和生命所需的“种子”——碳、氧、铁等等。为了生产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造物主”并不需要特意设置92个不同的“按钮”,它只需要让星系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就可以了。恒星能够不断地循环演化,“制造”出原子量更高的元素。其实人类自己也是由“星尘”组成的。或者用一种不太浪漫的说法来解释,组成人类的原材料,是点亮恒星的核燃料留下的残渣。

对于宇宙诞生之初的环境,天文学也有所了解。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大爆炸时的余晖,可以使星系间的空间温度比原本偏高),人们可以了解前星系时代宇宙的模样,同时,它还可以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曾经比恒星的中心区域还要热。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宇宙大爆炸后的几分钟内发生了怎样的核合成反应。理论预估的结果(包括氢、氘与氦的比例)也与天文学家观测到的结果吻合得很好。因此实验计算是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

乍看上去,即便是现在,想彻底了解宇宙的奥秘也显得傲慢而不成熟。不过,宇宙学家已经逐步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这可能是因为事物的研究难度取决于它自身的复杂度,而不是尺度大小。要知道一颗恒星比一只昆虫简单多了,恒星内部以及宇宙早期时的高温已经将所有的物质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成分了。而对于研究树木、蝴蝶与大脑的生物学家来说,挑战更加艰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原子量   宇宙   周期表   复杂度   核燃料   生物学家   天文台   残渣   天文学家   星系   恒星   太空   元素   人类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