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要被现在的反诈宣传笑死。


先前哥聊过“民警老陈”的反诈新手段,跟主播连线PK。


警服镇楼,却被小姐姐当成coser。


大叔也玩cosplay?抬头纹有点深。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老陈:我是真的,孩子,看清楚了,我是公安反诈警官。


主播:叔叔我错了,我戴了假发,我头秃,我开美颜,我假唱,对不起。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厂公也犯怵,您是……哥我没犯事,钱都是网友打赏的啊。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这几位着装打扮怪归怪,起码能分出性别。


遇到性别分分钟反转的主播,警官也能瞬间破防。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心已经打好底稿,言语已经调好声调,而你却突然成了铁子。


为了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民警承受了太多精神冲击。



至于传播效果,没跟陈警官PK的主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V。


正规军身份认证,到哪都说一句“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了没有?”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如今各路主播已经学会抢答了,针不戳。



话说回来,这两年哥跟大家聊过的反诈手段很多,扯横幅的、送鸡蛋的、警犬卖萌推广APP的、超市工作服上印反诈标语的……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为了提醒大家谨防电信诈骗,民警操碎了心。


哥上个月去补办身份证,要先下载反诈APP才能进。


宣传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程度,甚至会让人觉着有这个必要吗?那么多有钱的“傻人”?


不得不承认,这几年在新闻里见到的犯罪案件,电信诈骗越来越多。


起码哥自己的文章中,类似的事件变着花样出现,以致哥不得不怀疑,犯罪分子转行了?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不用怀疑,大概率如此。


今早小白还跟哥说,她家乡的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已经超过盗窃抢劫案件了。


小白的爸爸是当地的一位民警,专门负责这个。


也在预料之中,转行电信诈骗完全合乎逻辑。


明火执仗拦路抢劫,眼观六路下手盗窃,真刀真枪风险高,大家都用手机获利也少,现场作案投入成本大,最关键的是判刑比电信诈骗重多了。


对比那些古典犯罪手段,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几部手机,再搞个伪基站。


山窝里搭个帐篷,业务辐射全国。


刑法里的赚钱方式,最适合普通犯罪分子的手段也就电信诈骗了。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讲真,电信诈骗越来越猛。


但哥回想以前写过的诈骗案件,却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太把诈骗当成段子看待了。


哥会在文章中调侃诈骗犯普通话不标准,你滴鹅纸在偶手上简直漏洞百出丢人现眼。


也会语重心长其实多少有些轻视受害者情智双输,面对那么低阶的手段也会中招。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仔细想来,还是因为哥旁观者清,可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当局者迷呢?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老年人面对邮寄过来的养生延寿高科技保健品,再加个“英国女王亲测同款”,他能不动心?


老人最强烈的就是求生欲。


骗完保健品邮递费,再推个线上养老云服务,哪个老人不心动?


毕竟哥现在就已经开始为养老犯愁了。


小伙汁谁还没个深夜寂寞的时候,突然来个激情裸聊,纵然起初知道对方是个骗子,可聊着聊着开始自我洗脑,对方一定是个符合你所有幻想的良人,迫于无奈做此营生等着你去解救。


对方再提一句上门服务,为爱献身,小伙能淡定了?


隔三差五网购下单,偶尔几单退费要你几元邮递费保证金,你不当回事,可骗子积少成多。


……


相信吧,总有一款诈骗项目能戳中你的刚需。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别太相信你自己。


个人在精细分工、系统化揣摩你那点小心思的诈骗组织面前,大概率会在杀猪盘上躺平。


要知道,人家集群产业链,国际化分工合作,台湾骗子在内地设窝点雇韩国人骗韩国人,雇日本人骗日本人,雇懂英语的印度人骗北美人,雇中国人在东南亚骗中国人。


剧本已经细化到超出你想象的程度,他没说一句,你的回复有几种可能,面对每种回复他又可以用怎样的语气说怎样的内容,都明明白白仔仔细细写在剧本上。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骗子也是不容易的,人家也要背KPI,也要总结经验,输出经验,实现团队的协同进步。


每天早上开例会,抓钱舞跳起来,业务目标分下去,新员工背剧本,老员工传帮带。


下班之后要听录音,开总结会议做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为什么成功,哪句话说得好,在受害者起疑的时候扭转局面。


失败案例为什么失败,哪句说错了,鸭子没煮就飞了。


业务进步的要奖励,业务拖后腿的挨棍子。


别太相信自己,总有一种诈骗戳中你的刚需


人类发展百年的现代公司制度,加上集体使坏团队配合,不断打磨业务,不断创新骗术,不断开发新需求,所有的努力都用在你一个人身上。


管你是清华教授还是网红演员,统统拿下。


哥还是那句话,别太相信自己,国家反诈中心APP当然是你需要的。


今天上午新闻妹收到“银行电话”,说她大学时期欠下的花呗没还钱,利滚利了。


挂掉电话她就收到了反诈中心的电话。


体贴程度堪比亲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延寿   犯罪分子   日本人   警官   受害者   小伙   民警   骗子   剧本   手段   程度   电信   业务   国家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