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是指其所涵盖的温室气体(GHGs)的排放源和种类。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应重点考量下列问题:

▲应覆盖哪些行业和气体?一般来说,最好覆盖排放量大,且其排放容易监管的行业或气体。通常应覆盖现有措施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刺激推动其减排的行业,以及通过减排可带来协同效益的领域。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

▲应在哪里设置监管点?应在可监测、可强制履约、且被监管的实体能直接减排,或通过成本传递来影响排放的地方设置监管点。有时可将被监管的责任实体或管控单位,即“监管点”,放在下游,位于直接将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的设施或实体。这种情况通常会释放最直接的价格信号。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当然,如果价值链上的这些监管点已安装了监测设施或设备,如已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报告,则可减少相应的交易成本。然而,如果被覆盖的实体可以通过提高其产品价格的形式向价值链下游转嫁履约成本,则监管点可放在上游,即在造成排放的燃油首次商品化的地方监管排放。上游监管可能在扩大覆盖范围、减少交易和履约成本方面具有吸引力,但缺点是,这种方法不容易激发下游企业行为模式的改变。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

▲是否应设定纳入门槛?若在下游进行监管,设置纳入门槛尤为必要。此举可减少或消除小型企业的履约成本、政府的管理和执法成本,但也要考虑,它可能会降低环境有效性,并造成纳入门槛内外的实体间的竞争扭曲。应根据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司法管辖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纳入门槛。采取选择性加入措施可提供一定的灵活性。

▲应以谁为履约单位?对大型企业而言,以公司为单位进行履约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但如果该企业拥有多个场地或分公司,其中不同公司相互关联或涉及部分所有权问题,要以企业为单位实施履约则非易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交易市场   被覆   温室   下游   气体   门槛   大气   实体   价值链   交易成本   设施   成本   措施   单位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