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心得」1经济学的十大思维

「经济心得」1经济学的十大思维

1、(个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

在经济行为中,人们买电钻,买的不是电钻,买的是墙上的洞。买小汽车,买的不是小汽车,买的是出行的便利。我们要关注人的行为,更要关注行为背后的动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经济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2、(组织)组织中只有个人才有能力决策

组织是由很多的个体组成。组织只是个拟人化概念,组织是不会思考与决策。思考与决策的是组织里面的人。一个公司的好与坏,就要看公司个体的好与坏。要想拿下一个项目,拿下一个公司的订单,关键看你是否拿下了,在公司中决定这项目的关键人物。

「经济心得」1经济学的十大思维

3、(成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机会成本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必须放弃的最大价值。如果你年薪二十万,你放弃打工去创业,那你创业的机会成本就是二十万。我们总喜欢政府提供更多的福利,提供免费的午餐,但是,政府的福利来源也是从税收等取得。而政府的效率又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所享受到的免费,结果,实际上变相被收取更多税收。让我们为免费付出更多的代价。

4、(分工)分工是进步的源泉

《国富论》中,如果一个人从头到尾做一颗钉子,从拉线、断线、打磨等二十个多个工序,都是一个人完成,那他一天只能生产二十多颗针子。而如果,分工了,用二十多个人,每人分工只做一个工序,那一天下来,平均每人一天能生产两千多颗针子。分工,可以让效率得到极速提高。

「经济心得」1经济学的十大思维

5、(交换)自由交换是互利的

假如,一瓶水,它的成本是1块钱,对于卖者,它的价值就是1块钱,对于买都,他觉得一瓶水价值是2块钱,如果他们以1.5块成交。买者与卖者都争到了0.5块钱。这里有个扩展的概念,就是消费者剩余。一个价值100元的物品,在消费者的心中,它的价值超过100元,他才会购买。如果他觉得不值100元,他就不会购买。

6、(选择)人们是在边际上做选择

边际是对现有行动进行的微小调整。我们的收入是收限的,用来买衣服的钱多一些,用来买吃的钱就会少一点。所以,我们就会想方设法,让我们最少的支出,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经济心得」1经济学的十大思维

7、(竞争)自由竞争是件好事情

人们都有“利己之心”与“利人之心”共存,当马斯洛需要层次在越底层次的时候,“利己之心”就会越重,只有当马斯洛需要层次越高时,“利人之心”才会越来越多。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马斯洛需要生理的第一层次是前行。所以更多的在边际上做选择。

买面包的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为我们提供的早餐的便利。如果没有竞争,他将会为私利,短斤少两卖给我们面包,但是,旁边有了竞争。他这样做,只会让自己无生意可做。所以,为了私利,为了更好的生意,他会反面包做得越来越好吃,性价比越来越高。

自由竞争使得“利己之心”可以产生“利人之行”。

8、(结果)结果比动机更为重要

最低工资限制,动机是为了保障底层劳动人民。但是企业为了维护生存与发展,必将价值低了工资的人群排除在外。为保障底层人民的动机,结果却让底层劳动人民,连那原本还可以拿到的一点底收入也失去了。

面包师与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人们提供食物与各类各样的产品。动机是自私的,但是,结果却让我们得到了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经济心得」1经济学的十大思维

9、(制度)制度比人强

在人民公社时代,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很低,劳动产出也很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劳动得到极大的激发,生产出了更的粮食。地还是为块地,人还是那些人,制度的变化,却让产出发生天翻地复的变化。人性是不会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制度,将人性中的本能化做一股力量,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0、(企业家)世界是不确定的,企业家是重要的。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我们很难全面认识。就算认识了,世界也总是运动变化的。就算我们认知变化的世界,我们的信息也是失衡的。这就是世界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发现世界的本质与规律,同时将认识的本质与规律拿去现实中去检验试错。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拥有以上特质的,就是企业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目的   电钻   机会成本   私利   块钱   边际   底层   动机   企业家   经济学   面包   思维   心得   价值   组织   制度   更多   经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