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全知道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根据我国历法,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度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八月十五为仲秋之中,故称为中秋。民间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八月节”或“八月半”。自古以来,中秋节的月亮都是团圆的象征。故而,中秋节又名“月节”“团圆节”“玩月节”等。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习俗

1.赏月。因为秋收已毕,家人团聚,适逢秋高气爽,满月当空,中秋节人们必定会与亲友一同赏月。

2.吃月饼。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月饼形如圆月,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3.观潮。在苏浙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其中,以钱塘江大潮最为出名。

4.猜灯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笼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人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中也传出不少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成为许多相恋男女共度中秋的形式。

5.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其中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的—种美的享受。

三、中秋节的文化意义:团圆、欢庆因为古代祭祀是一个举国欢庆、祈福求祷的大日子,加之秋收也是家人团聚、合力收割的日子,故中秋节也必定是一个阖家团圆、表达团聚之日。因为中秋适逢花好月圆之际,以月之圆象征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故中秋节自古便有家庭团圆之愿。《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周礼   钱塘江   中秋   团圆节   仲秋   传统节日   月饼   灯笼   团圆   中秋节   习俗   中国   寄托   家人   思念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