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天——敬畏自然

只有在天灾面前,人们才稍微体会到自然的威力,才对自然有所敬畏起来,不过也就是那短暂的一会。人类成为万物的灵长(人类自居,其他生物未必认可)不到一万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残酷的丛林法则让人类成为了地球上最自私的物种。可以说发展到如今,小到个人、宗族、公司组织,大到国家、区域、种族,所有利益的出发点都是从自身出发,为国家利益考虑的可以封为民族英雄,为家族利益考虑的可以成为家族骄傲,为自己利益着想才能活得体面,这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的时代。


现在的商业发展基本也是从如何满足人的需求,如何创造人新的需求,如何更好更快地满足人的需求进行的,商业本来就诞生于人类的交易需求,商业利益的出发点自然也是从如何获得更大的利润考虑,这是商业固有的局限性。现在还没有哪种组织形式能够跳出人类的范畴去进行基于多物种层面、多时空维度的无人类利益形式的探索,政府层面也概莫能外,都是基于一国之民、一国之力的角度去做的研究。


孤家寡人以前形容的是中国的皇帝,现在基本是人类个体真实写照,孤独感越来越深地侵入个人的情感,抑郁失眠成了城市居民高发病。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流动打通了各个障碍,信息的洪流如滔天巨浪一样冲垮了每一个近在咫尺的人类个体,个人淹没在信息洪流里,唯有高高地举着智能机子,信息的波面上浮动的仅仅是一个个机子罢了。信息洪流下近在咫尺的两个人反而如窒水般失去了交流的能力。


人被困在自己一手打造的牢笼里已久,习惯了前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了前人的观念,习惯了思维惯性,人类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粒子被锁死的瓶颈,科学发展的停滞也导致人类个体只能沉迷于自身吃喝玩乐的推陈出新上。每个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每个人的价值观往往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价值观的桎梏,你没法像刘伯温的《烧饼歌》那样可以预测千秋万世,每个人的作品事业往往也就只能止步于此。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时刻已经距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屈指可数,其中文化理论的变革更是停滞了很久,大师辈出的时代亦已不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所能见到,信息的过载和碎片化使得人们进入了文化疲惫期,使得现在的“情绪性文化”兴起,重故事重情绪占上风,轻逻辑轻情节轻观点,这也是一些能够煽动情绪的文章和荧屏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


在空调房里呆久了会忘掉冬寒夏暑,在钢筋水泥里待久了会忘掉春花秋月,盯着手机荧屏久了更会忘记仰望星空。大自然现在也只能通过飓风和地震让人类感知其存在,敬畏其威力,不忘初心是很多人现在大讲特讲的口头禅,但是要知道人类的初心来自于自然,来自于低至泥土的尘埃!


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命令它回头再看一眼,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一张上,正好包括了地球——图中那个亮点。 天体物理学家、著名科学作家卡尔·萨根就此说了这段著名的话: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 —— 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放到浩瀚的时空中,几十亿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就浓缩在夜空中的一个亮点当中。不忘仰望星空方能脚踏实地。很多人执念于一时的情绪而走不出来是因为把自己看的太过重要,天大的事都会随风而逝,自然的自愈功能和推陈出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出此声的陈胜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都如滚滚长江东逝而去罢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善待周遭的一切,不只是人,不只是物,胸怀宽容,心有大爱,敬畏自然,方能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敬畏   自然   初心   春花秋月   威力   推陈出新   洪流   台风   个体   情绪   利益   人类   需求   时代   商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