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杭州是湿地之城,不仅有西湖、西溪,钱塘江、杭州湾,还有众多的河湖、绵长的海岸。

全市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五大类21种类型。2005年调查数据显示,杭州有8公顷以上的湿地面积14万公顷(不含水稻田),占市域总面积的8.4%,基本形成了“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七湖”(西湖、千岛湖、青山湖、南湖、湘湖、白马湖、三白潭)、“一河”(运河)、“一溪”(西溪)的湿地保护格局。


杭州打造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杭州打造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杭州打造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杭州现有湿地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2个,列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5个;建立湿地公园4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

大小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全市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近3000种,湿地陆生野生动物506种、水生野生动物27种。

凭借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优势,今年6月,杭州提出,打造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杭州湿地保护规划专家研讨会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湿地专家为杭州湿地保护与“湿地水城”建设贡献智慧、建言献策。

“湿地水城”建设具体包括:推动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联动实施西湖全域综合提升和西溪原生态保护提升;深入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全面推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率先探索新时代特大城市湖泊保护的实践范例;全面提升“三江两岸”生态人文景观,打造钱塘江诗路,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启动建设湘湖和三江汇流未来城市实践区;打造湿地公园群落,把保护利用湿地和美丽城乡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更多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的绿色空间。

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功能。

河海大学教授崔广柏建议,在“湿地水城”建设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特别要注意湿地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浙江省水利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朱法君建议,湿地保护与建设不能只满足人的需求,比如路面硬化、照明雪亮等,还要照顾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栖息,给野生动植物留足生存空间。

浙江省林业局副局长王章明建议,“湿地水城”建设要找准定位,实施规划引领,杭州城区水文化遗址要做到能保尽保、能修尽修。

杭州市此前组建了林水局,把林业和水利集中在一个行政管理部门,从山到水、从林到湖,整体高效管理湿地资源。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研究员建议,尽快摸清杭州湿地资源家底,按照国际标准和相关规范,建立科学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立法和组织保障,“湿地水城”建设要特别强调公众参与。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吴明建议,整合现有湿地管理资源,构建湿地科研大平台,共享相关数据,把湿地研究与管理建立在真实的数据基础上。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建议,“湿地水城”应该与大海大湖大江大河等主流水系明显区分,做到“小而慧”,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系统的科技含量,即打造“智慧湿地”。

同时,“湿地水城”建设应体现惠民原则。南京大学教授王中生建议,开发建设小微湿地,发展“湿地+农业”“湿地+旅游”等湿地经济,把湿地的生态效益转化为发展机遇。王章明建议,从政府层面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施惠于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水城   杭州   湿地   新安江   富春江   淳安   钱塘江   西湖   浙江省   野生动物   名录   野生动植物   生态   公园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