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新基建”,也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概念,来源于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迅速“走红”。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什么是“新基建”?

  传统的“基建”,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而“新基建”,主要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还提出,“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等传统补短板领域。”

  具体而言,“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新基建”七大领域简介

  5G:国之重器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作为新基建的领衔,5G是最被熟悉的,也被高层定调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5G不管是从未来承接的产业规模,还是对新兴产业所起的技术作用来看,都是最值得期待的。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可以说,5G应用广泛,上下游产业链条也非常广。

  特高压:电力中枢神经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特高压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早在1986年就开始特高压建设。我国特高压建设潜力依然庞大,当前国家已经规划的各类特高压项目大概在50-60条之间,意味着仍有大约30条已纳入规划线路在未来有望落地。由于电网阶段性投资明显低于预期,以及当前国家拉动基建稳增长预期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重启特高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中国技术的名片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是关键一环,现在即使是轨道交通相对发达的北上广深,仍有非常大的缺口,并在加紧建设,更别提其他城市了。国家发改委正密集批复一批轨道交通建设。近一个月就有八个城市及地区的城市轨道与铁路建设规划(包含新增)获批,总投资约为8600亿元。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为55.8万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

  大数据中心:海量信息时代的诺亚方舟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大量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在当今的技术浪潮中,互联网数据中心是最重要的趋势。云计算、5G、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一日千里,共同显著推高着人类社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

  人工智能:人类的另一个大脑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持续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

  工业互联网:大脑和机器边界的融合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工业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扶持确定,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意义不亚于新能源汽车。国家对于工业系统的升级改造诉求足够强,万亿级市场空间足够大。

东营:一文读懂“新基建”

  新基建将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以最平常的居家生活为例,人们通过智能系统,就可以对大门、卧室、客厅等进行统一的自动化管理。每间房子的用水、用电、取暖、照明都是处于最佳状态。足不出户,就能够通过联网系统,快捷获取外界信息。

  如果要出行,轨道交通的发达能让人们在1小时甚至半小时就便捷融入周边城市生活圈,2小时车程内覆盖国内主要城市,4小时直达亚洲主要市场,5小时航程内连接全球半数人口的居住地……

  当然,科技发展还将在交通、金融、建筑、娱乐、教育、通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中产生深刻变化。

来源:东营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基建   诺亚方舟   东营   人工智能   新能源   年末   数据中心   轨道交通   新兴产业   领域   小时   产业   工业   国家   汽车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