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生物脱盐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四翅滨藜

一、生物学特性

四翅滨藜(学名:Atriplex canescens (Pursh) Nutt. )是藜科,滨藜属多年生半常绿灌木,又称灰毛滨藜,为盐碱地优良饲草 。四翅滨藜广布世界各大洲的温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原产美国中西部高原。为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广泛用于牧场改良、防风固沙、盐碱地改造,是一种耐干旱、干冷、高寒,可以防风固沙、改造盐碱、改良牧场的饲料灌木。

天然的“生物脱盐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四翅滨藜

二、生长环境

四翅滨藜为旱生或中生植物,喜光,不耐遮阴,不耐潮湿,根系发达,一年生露地苗根深可达3~4米,二年生根深4~6米,是植物高度的5倍左右。四翅滨藜不仅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尤其在生态环境恶劣的荒漠、高原、盐碱荒滩上也能生长得很好,干旱、抗寒冷、在年均降水量350mm以下,极端最低温-35℃~-42℃,极端高温45℃,都能正常生长。

三、价值

四翅滨藜是荒漠地带植被、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亦是优良的饲料植物(其营养含量优于首稽),四翅滨黎优异的表现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在澳大利亚、南非、北非、以色列和北美地区,四翅滨黎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最重要的饲料灌木。

作为一种盐碱地改良树种,被有些国家称之为"生物脱盐器"。四翅滨藜是一种抗盐碱能力很强的树种,据试验观察,其在含盐量1.3%的土壤中生长良好。种植1公顷的四翅滨藜,1年能从土壤中 吸收2吨以上的盐份,因而它是盐碱地区适生树种的新秀。弃耕盐碱地种植四翅滨藜后,盐碱度可减少到足以种植谷物的程度。

天然的“生物脱盐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四翅滨藜

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优良 饲料灌木,对牲畜的适口性较好。其枝叶含12%以上的粗蛋白(其中叶含粗蛋白为21.64%,枝含粗蛋白8.32%)。它的蛋白质含量高,是饲养牛、羊的好饲料。其可饲性、产肉率与其他几种常见的饲料相当。同时四翅滨藜的生物量较大,达23吨/公顷,尤其在冬春雪后不易被雪掩埋,从而可以提高牧区的抗"白灾"能力。立四翅滨藜的灌木饲料林,对于气候 干旱、草场产草量低、牛羊饲草严重不足的地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饲料供应缺口很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饲料需求量约为2亿吨,但生产总量只有7400万吨左右。

我国引进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等单位经过25年努力选育出的优秀改良品种。据区域性实验,它在三北地区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利用价值。我国将在内蒙、宁夏、甘肃、青海及沿海盐碱荒滩进行引种栽培。从事这项研究的专家说,由于四翅滨藜有良好的饲用价值,具耐旱和高产等特性,在干旱年份,如果种植了四翅滨藜,牲畜就不会饿死。四翅滨藜因有诸多的优点,已广泛引起世界各地的重视。

四翅滨藜综合利用性很强,其优点是许多树种都无法替代的。我国西北地区沙化严重,水土流失,牧场退化,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河北、北京、天津时常遭沙尘暴危害。四翅滨藜在根治沙源、治理土地沙化、防风固沙方面是首选树种。

天然的“生物脱盐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四翅滨藜

四、繁殖

四翅滨藜现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发芽率很低)、扦插繁殖(成活率低)、组培繁殖(成本过高)。目前,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四翅滨藜,极大降低育苗成本,获得优质种苗。该技术一年四季均可育苗,而且该技术适应性极广,操作简单,取四翅滨藜小枝材料,直接接种在大田沙床繁殖,大规模生产成本低,繁殖系数高,按几何数量增长,快速供应市场。目前四翅滨藜产业刚处于起步阶段,有条件的投资者通过运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大规模繁殖四翅滨藜种苗,可以在短期投资内得到几何数量增长的苗木,以抢占市场的制高点,从而使您的投资得到更高的回报,为您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高效   脱盐   荒滩   饲草   盐碱地   植物   盐碱   树种   技术   干旱   灌木   牧场   饲料   蛋白   生长   生物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