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当年,二战接近尾声时,苏英美三国军方以及科学部门,纷纷对设在德国佩内明德的火箭项目相关资料和技术人才展开激烈争夺。其中,美国在投降的德国人协助下,成功带走了大批德籍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组件,收获最大。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美苏冷战的前沿赛场

二战落幕后,美苏两大顶尖军事强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各自协同盟国展开较量。虽然双方在此期间分歧、冲突严重,但都在竭力避免挑起第三次世界战争,对抗方主要以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以及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因此这场“相互遏制,不动武力”的比拼,又被称为“美苏冷战”。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当时,由于美苏两国深陷间谍战和意识形态宣传战。而太空探索和人造卫星技术在这两方面作用巨大,所以“太空竞赛”就成了冷战的前沿赛场。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美苏争霸推动航天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美苏弹道导弹问世,太空竞赛的萌芽开始生长。不久后,科罗廖夫成功在苏联科学院创立了一个委员会,旨在“在进入地球轨道进程中”打败美国,正式拉开太空竞赛帷幕。至此,苏联太空计划相关进展信息也成了严禁对外公开的国家机密。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后来,斯普特尼克1号轨道运行、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逐步将美苏太空竞赛推向高潮。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上世纪60年代,美苏为在太空竞赛中拿到头彩,各自从佛罗里达海岸、丘拉塔姆荒原向太空发射了30多艘载人飞船,完成60多人次太空飞行。值得肯定的是,美苏这些最初的航天尝试,为后来的登月计划以及空间站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疯狂的西福特计划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达成合作协议。三年后,美国航天人员与苏联航天人员在地球轨道相遇,使双方局面进入短暂缓和期。但你知道吗?除去上述,当年,美国还提出过一项近乎疯狂的西福特计划,别名西福特针或针计划。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冷战时期,远距离的国际通信,主要依赖“海底电缆”和“电离层反射无线电”进行。但后者有个特点,性质极不稳定。美军为防止海底电缆被苏联切断,出现坐以待毙的情况,开始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稳定地进行无线电通讯的办法。西福特计划,应时而生。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美国该计划,是打算将4亿3000万根铜制偶极天线(全长1.78厘米,直径25.4微米—17.8微米的针状物)散布在轨道上铸成一个巨型云状环,然后通过设置在西福特镇的卫星天线来进行远程通信的辅助。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美国军方委托麻省理工学院在林肯实验室进行该计划,第一次散布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进行,但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散布在3年后,此次美方成功利用在轨道上形成的人工环状针云进行了通信。据资料记载,本计划散布的针状物分布高度在3500公里到3800公里之间,轨道倾角在96度到87度之间。

美国西福特计划:4.3亿根铜针密布太空,至今不能全部清除

不过,由于该项目遭到国际各界强烈抗议,闹了个半路夭折的结局,数亿根铜针也最终沦为太空垃圾 。当时,美国联合国大使阿德莱·史蒂文森称,这些铜针在太阳辐射压力的作用下三年内就会脱离轨道。但事实上,直到今天仍有相当数目的铜针残留在太空轨道上,成为当代航天探测路上的绊脚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福特   尤里   美国   阿波罗   太空   针状   苏联   计划   冷战   航天   轨道   火箭   年代   通信   美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