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给拜登指“明路”,中国比俄更难对付,尽快与俄和解联手抗华

尽管阿富汗撤军、新冠疫情失控以及恐怖主义风险急剧上升等问题,让美国总统拜登焦头烂额,但是拜登对抗中国的动作从未停歇。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抗中国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后,许多美国媒体以及政客站出来,为拜登建言献策。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日前美国保守党杂志撰文呼吁拜登当局应尽快与俄罗斯和解,以防止莫斯科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文章的作者特德-卡彭特表示,美国当前正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而现有的战略资源并不能充分应付中俄两国,华盛顿方面要将重点放在对抗中国上。

美媒给拜登指“明路”,中国比俄更难对付,尽快与俄和解联手抗华

在卡彭特看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以及利用众多外交丑闻攻击俄罗斯,让美中关系以及美俄关系持续紧张,而美国向中俄施加压力,让中俄两国走得更近。卡彭特表示,如果发生全面冲突,中俄将变得更加强大。

拜登当局必须明确认清美国当前以及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对比之下,中国要比俄罗斯更加难对付。卡彭特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远比俄罗斯强大,去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为14.73万亿美元,俄罗斯为1.47万亿美元。经济实力是军事实力以及外交实力的基础,因此拜登当局必须“重点关照”中国,对俄罗斯的立场要温和一点。

美媒给拜登指“明路”,中国比俄更难对付,尽快与俄和解联手抗华

另外,卡彭特还呼吁拜登当局减少美国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军事存在。在卡彭特看来,美国在叙利亚、阿富汗、古巴以及委内瑞拉等地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军事资源。不过在卡彭特眼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不正确的,因为此举极大削弱了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掌控能力。

而拜登在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时,则明确表态称,驻阿美军撤离之后,美国将聚焦其他方面的工作,例如集中战略资源对抗中国。事实上,在卡彭特提出这项建议之前,已经有人建议拜登这么做了。

美媒给拜登指“明路”,中国比俄更难对付,尽快与俄和解联手抗华

今年5月,美国一位外交政策专家表示,中俄两国日益密切的关系,将让华盛顿方面的外交行动陷入困难,该专家提议拜登当局可以给俄罗斯一些“好处”,例如放松对德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制裁,以此缓和美俄两国紧张的关系,让俄罗斯逐渐疏远中国。

另外,拜登本人也曾试图挑拨离间中俄关系。今年6月,拜登与普京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后,回国之前在机场发表讲话时宣称,中俄两国拥有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中国正图谋变成全球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而俄罗斯还在经济困境中挣扎。拜登声称,俄罗斯的处境相当艰难,正在遭受中国的挤压。

美媒给拜登指“明路”,中国比俄更难对付,尽快与俄和解联手抗华

不过从当前的形势看,美国不可能离间中俄关系。首先,美俄两国之间的矛盾短时间内难以化解。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拜登公开表示,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威胁,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对俄罗斯的敌视立场从未改变。

目前美俄两国在叙利亚问题、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以及人权问题方面矛盾非常多,在美国眼中,俄罗斯强大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始终威胁着美国的安全。美国从欧洲以及远东太平洋两个方向向俄罗斯施压,集中表现为持续强化这两大区域的军事部署,例如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如果美俄矛盾无法消除,美俄关系不可能缓和。

美媒给拜登指“明路”,中国比俄更难对付,尽快与俄和解联手抗华

其次,中俄两国关系的根基相当稳固,不是美国轻易就可以动摇的。2019年6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确定双方关系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今年3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访华期间明确表示,中俄关系目前的水平已经来到了历史最高,未来两国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发展只会为俄罗斯带来机遇,而非挑战。

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回应了拜登的“挑拨”,普京表示,中国是一个友善的国家,不像美国视俄罗斯为敌人,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俄罗斯,俄罗斯也不会提防中国的壮大,两国关系的发展水平以及性质,决定了中俄不会成为对手。

美媒给拜登指“明路”,中国比俄更难对付,尽快与俄和解联手抗华

所以美国离间中俄关系,全力对付中国的阴谋注定不会得逞。中、美、俄三国之间的关系不仅影响各自的利益,而且事关全球和平与稳定。事实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互利共赢符合当今全球发展理念,对抗只能两败俱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中亚地区   叙利亚   中国   阿富汗   华盛顿   中俄关系   俄罗斯   美国   当局   外交   矛盾   强大   战略   关系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