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商会对华要求放弃自力更生后,德国针对中国品牌手机启动调查

#德国启动调查中国手机安全漏洞问题#几天前,“疯狂小国”立陶宛对中国扣上了一项莫须有的罪名,称中国国产小米手机存在“检测和审查功能”的安全问题,鼓噪民众扔掉手中由中国制造的手机。对于这项无端指控,小米发言人第一时间进行了澄清,表示小米手机完全符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不存在立陶宛所谓的“安全漏洞”。

欧盟商会对华要求放弃自力更生后,德国针对中国品牌手机启动调查

本以为此事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德国立马接过立陶宛手中的“接力棒”,再度对中国手机展开安全调查。据德国新闻网9月25日报道称,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一名发言人于24日向媒体证实,德国目前也开始针对中国某些品牌的手机启动全面调查,以确认这些设备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德媒披露的详细信息指出,德国电信和网络安全部门目前正在对华为、小米、一加三款机型展开调查。从调查范围来看,德国此次行动与立陶宛方面的行动高度一致,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背后可能有白宫“指导”的影子,毕竟他们的理由与美国打压华为的理由一致,都是所谓的“安全问题”,更何况立陶宛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背后,也是美国在为其站台。

欧盟商会对华要求放弃自力更生后,德国针对中国品牌手机启动调查

据BSI一名内部官员表示,德国政府这项针对中国手机展开的全面调查,的确是在收到立陶宛方面针对小米等中国手机进行的“安全指控”之后才开始启动的。此外,BSI几天前还收到了立陶宛国防部网络安全部门对包括小米手机在内的三款中国手机出具的“安全分析报告”。不得不说,外部势力打压中企的确称得上是“用心良苦”。

对于立陶宛敌对中国的这些小把戏,我们并不感到奇怪,真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对于这份显而易见的充满政治阴谋的所谓“安全指控”,德国作为一个一向在决策能力上追求独立自主的欧洲大国,竟然会被外部势力炮制的谎言带跑偏?很显然,德国并非是被一时冲昏了头而贸然做出的决定,而是在充分考量之后顺势而为,并且具有自己的现实考量。

欧盟商会对华要求放弃自力更生后,德国针对中国品牌手机启动调查

一方面,近来整个欧洲在对华态度上都十分强硬。两周前,欧洲议会以494:103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一项对抗中俄两国的决议,此外欧洲议会还通过报告,扬言要呼吁欧盟与台湾地区升级关系。在这种背景之下,德国启动对中国手机的安全调查,也有一定的政治考量在其中。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手机在欧洲市场的占据的份额让欧洲国家感到不满,就小米手机而言,根据欧洲市场调研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中,小米占据的份额就位居第二,尤其是在立陶宛、波兰等国家,小米手机的出货率更是位居第一。中国手机占据了如此大的欧洲手机市场,这是欧洲资本无法容忍的,所以立陶宛和德国才接二连三地对中国手机发起指控。

欧盟商会对华要求放弃自力更生后,德国针对中国品牌手机启动调查

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所谓“安全指控”是假,想把中国手机挤出欧洲市场才是真。提及此,不禁想起前几天中国欧盟商会抱怨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受到“阻碍”,要求中国放弃“自力更生”战略一事,联系到德国现在开始的行动,的确证明他们既想把中国当作商品倾销市场,又想费尽心思的阻止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德国大选即将落下帷幕,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16年的“德国铁娘子”默克尔即将卸任。此番德国带头抵制中国手机的行为,是否预示着德国在下一任执政者的领导下,其对华态度将会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德国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德国的对华态度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欧洲国家对华态度。德国此举是否也是在为欧盟的下一步对华方向指明了风向标?

欧盟商会对华要求放弃自力更生后,德国针对中国品牌手机启动调查

对于这些疑问,且看德国大选落下帷幕后其对中国的态度以及行动才能得到答案。总的来说,在默克尔执政时期,中德关系整体保持着良好态势,双方在经济领域展开的广泛合作成为政治领域的压舱石。从这一角度出发,德国也应该审慎考虑对华态度,毕竟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也不少,如果中国对等反制,恐怕也够德国喝一壶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德国   立陶宛   中国   欧盟   华为   安全部门   自力更生   欧洲   中国市场   小米   商会   份额   安全漏洞   品牌手机   态度   政治   手机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