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国庆假期一过,金九银十的秋招季也已过半,人生第一次找工作的应届生们发现,想拿到心仪的 offer 真的太不容易了。


海投几十、甚至上百份简历只是这场漫长马拉松的开始,随后的笔试、群面、单面更是要一路过关斩将。


而在参加秋招的同时,很多人还要面对论文的压力和实习的工作,以及导师的任务。这不仅考验着体力、脑力,还得保持心态不崩。毕竟在人生大事上接连被拒,没几个人会那么淡定。


而在众多岗位中,求职竞争最激烈的恐怕得是金融行业。


870 万毕业生,100 万学财经


2020 年,湖南省文科排名第四的钟芳蓉选择报考北大考古系时,她的家人和老师都劝她读一个更有“钱途”的专业 [1]。


而这个被长辈们推荐的专业,就是金融。钟芳蓉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但更多的学霸还是选择了财经相关的专业。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曾调查过 2007-2016 年的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志愿选择,工商管理和经济学大类下的财经专业,是状元们最青睐的方向。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学霸扎堆财经专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2014 年 9 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施一公在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时就感慨:“清华 70% 至 80% 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 [2]。”


毕竟,在互联网经济还没崛起之前,大家心目中最有钱的职业,多半都是金融行业。


读财经专业,即使不能成为金融新贵,起码也能有一份在写字楼里的体面工作。


因此不仅是清华,想一想你读的大学里,录取分数最高的那些学院中,是不是也有经管学院?虽然财经专业学霸云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专业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读。


2020 年,中国共有 870 多万大学毕业生,其中经济学大类专业的学生就有 101 万,超过医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数量。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除了在国内读书的学生,财经专业也是留学生的心头好。


《2021 中国留学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2020 年,“会计与金融”是硕士留学申请最多的专业,占了整体申请量的 17.9%,排在第二的也是财经专业中的“商务与管理”,占比达到 13.5% [3]。


这些财经专业出身的海归们,在秋招季,也纷纷加入了金融行业的求职大军。


钱多的行业,从不缺人才


财经专业挤了这么多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钱多。


金融行业到底有多赚钱?


通过那些上市金融公司的财报,我们得以一窥这个行业的龙头公司们赚钱能力。


在券商、银行、保险、信托这几大金融细分行业中,最幸福的无疑是券商。


2020 年,中金公司的人均薪酬达到了 114.98 万,而排在它后面的其他券商公司薪酬也不低。根据第一财经的梳理,薪酬最高的 15 家券商公司,人均年薪都超过了 40 万元 [4]。


与之相比,一直在家长眼里是最有钱的银行工作,就略微低了点。


头部的商业银行人均年薪是 50 万左右。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六大行的人均薪酬则是 25 万左右 [4]。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当然,很多公司的人均薪酬可能会被一些高管的薪酬拉高。


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未来想要高薪,金融行业的确是更有可能做到。另一方面,如果能在金融行业工作,作为应届生的薪资起点也不低。


在招聘平台上,一些公司招应届硕士生,券商岗位的年薪能有 20-30 万。而对比应届生的整体情况,根据 BOSS 直聘的数据,2021 届秋招的平均招聘月薪为 6812 元,中位数则是 5922 元 [5]。


金融业有这样的薪酬福利,财经专业的门槛会被踏破也就不足为奇了。更要命的是,想去金融行业工作的还远不止财经专业的同学。


所谓条条大路通金融,无论你学的是西班牙语还是天体物理,都有可能进入金融业。


在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布的 2020 年校招名单中,有一半不是财经专业出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名校的出身。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很多金融公司招聘不限专业,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岗位对应届生的财经知识要求不是那么高,比起专业,学校和经历更被看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金融行业越来越看重复合型人才了。


比如“环化生材”专业,因为科研难、就业难,经常被人劝退。但如果搭配读一个金融方面的研究生,他们既懂金融,又懂技术,反而会颇受金融行业中“行业研究员”岗位的青睐。



同理,也有不少医学、电子等其他专业的同学,因为金融行业的高薪、本专业就业难等原因,通过这个方式冲了进来。这么多人想挤进这个行业,还有那么多学习能力强的人,竞争会有多惨烈就不难想象。


想进头部金融机构,有多难


严重的供大于求,导致金融机构挑人的标准越来越严苛——学校、学历自然要看,实习、证书也都成了挑选依据。


在知乎上,有一位 2020 届毕业生这么分享自己的秋招经历:金融数学专业的他,本科是 985 ,硕士是 TOP 2,秋招投了大大小小 100 多家公司,拿了华为、京东、普华永道等数个 offer,但却连中金、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的网申都没通过。


大家感慨道:本科不是清北,“三中一华”的网申都过不了。的确,很多金融公司,特别是头部机构在校招时,首先看的就是学校。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但是,清北复交并不能保证你就能拿到自己梦寐以求的 offer。


很多金融公司挑人,先看学历,随后就是看实习经历。例如基金公司的投研岗,普遍要求要有 3 - 6 个月的实习经历;市场岗,也要至少有 2 段相关的实习经历,才有可能获得面试机会。


而现如今,即使是想找一份不求转正的金融实习,也不再容易。


一位金融海硕这么表述现在金融实习的难找:自己当年大三去找实习,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都看不懂,但依旧拿到了 PE 、资管的实习机会;如今读了海外研究生,学历和经历都上了一个台阶,去找实习,还是差不多的面试问题,结果通过的情况寥寥无几。


也难怪在闲鱼上,通过“券商 内推”等关键词,可以搜到一堆付费实习的商品。这些付费实习靠不靠谱另说,但连实习都要倒贴,金融业的竞争真的是从头到脚的激烈。


除了名校文凭、实习经历,很多学霸为了在求职中脱颖而出,还点亮了很多的技能,常见的就是考各种证。


可随着竞争愈加激烈,手握一张、两张金融证件也慢慢成了简历里的标配。考了 CPA 还不够,还要接着考 CFA。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然而,这些金融证书还不是这场竞赛的尽头。由于金融业中一级市场的很多工作都和法律有关,免不了要和律师打交道,处理法律问题。


因此,诸如投行这样的地方,对学过法律的学生青睐有加。另外,随着金融行业互联网化,掌握编程语言也成了一项招聘考量。例如中金公司就在实习生招聘中,提出了诸如“熟练掌握 Python/VBA 编程”这样的要求。


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导致了现在的财经专业学生,别说进入头部机构工作,就是想找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都没那么容易。


根据麦可思对 2020 届本科生的调查,经济学位列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倒数第二名,这个专业有近 40% 的毕业生从事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

中国大学最卷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大家从这个专业毕业后的评价。2020 年,麦可思对毕业 5 年后的 2015 届中国大学生做了追踪调查。在 39 个主要学科中,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多年后的就业满意度排名第 39 位,倒数第一。


工商管理类也没有太好,排在了第 22 位 [6]。毕竟,作为高考填志愿时最炙手可热的金融、会计等专业,多少人宁愿学校降个档次也要读它们。即使是应聘银行柜员的工作,也要一路过关斩将,笔试题从三层矩阵到洛朗级数,物理化学无所不包 [7]。


可付出了那么多,到岗后才发现,自己要做的事,非常朴实无华且枯燥。


但即使是这样,愿意改行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麦可   专业   金融业   券商   薪酬   中国   头部   毕业生   岗位   竞争   金融   财经   行业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