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是从被忽视开始的


一档综艺节目中,黄奕的女儿铛铛想买瑞士军刀。

铛铛的理由是因为别人有,所以自己想买。

黄奕听到女儿的原因之后,严厉的批评到:买东西是自己需要才买,我觉得你没有这个需要,人家的东西是人家的,跟你有关系么?为什么人家有,你就一定要呢?

被妈妈一顿否定之后,铛铛默默地蜷缩在座椅上不出声,黄奕望向窗外不再说话。

黄奕的言论受到不少家长点赞,被称为三观正。大家称赞黄奕说得太对。

但是从孩子成长以及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失败的对话,更是一次失败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本身没错,错就错在,很多家长搞混了爱和教育。

孩子的叛逆是从被忽视开始的

先有爱再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只会让孩子逃离

大部分家长对黄奕的教育方法大加称赞,那是因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习惯于忽视孩子的感受。

家长们普遍认为,他们对孩子的爱,都包含在那一次次的教育中。

我如果不爱你,我管你干什么?

我如果不爱你,我懒得说你?

我如果不爱你,我早放手了?

正是因为作为父母我们爱孩子,我们才会去教育孩子,批评孩子,甚至责骂孩子。

这些做法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的爱孩子可能没有接收到。因为我们对孩子有多少爱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孩子说了算。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科恩说,教室的要素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不在于家长传授了什么信息,重要的是孩子接受了什么样的信息。

所以,当我们架着爱孩子的名义去批评他们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父母的爱,而是那批评背后的尖酸刻薄、甚至冷嘲热讽。

孩子的叛逆是从被忽视开始的

家庭教育中需要教导,更需要爱,如果非要给两者排列顺序,毫无疑问,爱是排在首位的,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爱,我们的教导才更有效果。

而这个结论是经过科学实验证实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黄奕批评女儿的时候,大部分家长把自己带入到了黄奕家长的身份中,却没有想到,这样的批评孩子能够听进去多少。

家庭教育中忽视孩子的感受会让教育结果大打折扣

我们教育孩子、批评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建议,更深层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我们的价值观。

只有孩子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他才更愿意按照我们的方式来成长。

但是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情绪,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整合调节”,指一个孩子通过整合那些关心他的人的价值观与追求,再加上对他无条件的爱,所形成的一种身份认同。

简单来说,只有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才能被孩子认可、接受,最大限度地内化成孩子的价值观。

比如,我们相信教育的价值和努力的意义,希望孩子也能够继承这种观念,那么在孩子考了低分后,最好不要去骂他们,很多父母觉得去骂孩子,能够最快的传递出自己的价值观。

问题是,一旦我们开始责骂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或者感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这种教育的结果就开始递减。

比如黄奕的女儿铛铛想要一把瑞士军刀,黄奕只关注到了女儿看别人有的东西就想要,这种需求是不合理的。却并没有真正地去沟通,或许孩子只是为了加入同龄人的群体,获得同龄人的友谊。

孩子的叛逆是从被忽视开始的

所以表面看来黄奕教育孩子并没错,但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恰恰忽视了孩子需求背后的情绪,让教育的结果大打折扣。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的作者说:每个孩子的情绪背后都有一种语言,他需要理解尊重,需要父母感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

学会倾听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为什么倾听有那么大的魔力?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老板交代了一件事必须当天完成,直到临下班时老板来找你,你才意识到自己忘记了这件事,正当你尝试着向领导解释的时候,领导大吼:我不想听你解释。

回家的路上因为郁闷,你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朋友尝试着用了八种方式来安慰你。

①否定感受。这没什么,不值得你这么郁闷。你可能累了,才小题大做。

②讲大道理。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③给出建议。我告诉你怎么做。明天一早你去找老板道歉。明智点,想保住工作就别任性。

④提问:“是什么急事让你把老板交代的活都忘了?”“你不知道老板会生气吗?”“下次可多长点心。”

⑤偏袒对方:“他是老板,没有天天这样对你,都不错了。”

⑥过分同情:“真实太可怜,太糟糕了。真是同情你”

⑦业余心理医生:你想过没有,你这么难过,是因为老板在你生活中充当着父亲的角色。他训斥你,又把你带回到了可怕的童年。

⑧产生共情:今天对你来说真是糟糕的一天,承受了这么多压力又挨训,心理一定不好受。

试过以上八种方法,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人在难过的时候,最讨厌听到的就是别人的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

这个过程同样适用于和孩子沟通。

一旦遇到孩子的情绪,只有同理心才能让孩子更愿意进一步和我们交谈。所以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倾听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第一步。让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孩子情绪背后的语言;也拉近了我们与孩子的心灵距离。

孩子的叛逆是从被忽视开始的

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本书中给出了三个建议。

“你很难过、你有点伤心”,肯定孩子的情绪,才能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

说到底,作为家长,我们想要孩子听话,也需要方法和策略,才能让说教更有用。而学会倾听,就是我们寻找的技巧。

我是幸福孕孕,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爱有思想的育儿达人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沟通与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孩子   大道理   家庭教育   叛逆   价值观   教育孩子   情绪   批评   家长   折扣   女儿   父母   老板   建议   方法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