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近年来,北极频繁出现目击未知生物的报告,北极圈是否存在人类未知的生物?今天讲述的是一份被证实未知生物的捕获报告!

2006年,有一位美国猎人在北极圈开枪射杀了一只生物,当时他以为自己射杀的是一头北极熊。但是他错了,当他走近这只生物后发现,这只被他开枪射杀的生物,居然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生物。该事件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科学家们投入大量的心力对该生物进行调查。希望能够确认出该生物的品种,同时这只生物的身份也左右着这名猎人的命运。

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起事件的主人公名为吉姆马提彭,一名居住在美国的爱达华州事业有成的万元户。吉姆马提彭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从八岁开始他就在家长的带领下尝试各种各样的打猎,而他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能

猎杀一只北极熊。不过由于狩猎北极熊在美国是违法行为,所以吉姆马提彭一直到65岁都没能实现他的这个理想。

画面一转,让我们来到班克斯岛。该岛屿是加拿大北极群岛中的一岛屿,面积大约7000多平方千米,栖息着北极狐、北极熊、北美驯鹿、狼和许多鸟类。另外在该岛屿上还生活着一个叫做伊努维克的民族,该族人民的相貌和中国人很相似,据推测该民族应该是蒙古人的后裔。

该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班克斯岛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世代以捕猎为生,因此伊努维克族被允许每年售卖14次北极猎捕之旅。所谓的北极猎捕之旅就是伊努维克人可以带一名游客去北极圈内射杀一只野生北极熊,此项服务完全满足了吉姆马提彭猎杀北极熊的理想。

所以,在2006年吉姆马提彭向伊努维克族人预订了一场北极捕猎之旅,之后在4月13日吉姆马提彭来到了班克斯岛。他先是向伊努维克族人交了两万五千美元的旅行费,折合成人民币就20多万,还是在06年的时候算很贵了。

吉姆马提彭的导游名为罗杰卡普坦纳,他带领吉姆马提彭先是到当地政府那里花了50美元购买了一个捕猎许可证,然后两人经过缜密的计划后坐着类似圣诞老人的狗拉车就出发了。

吉姆马提彭起初是非常兴奋的,不过在出发后不久吉姆马提彭就发现这趟旅行远比他预期的要艰难得多。他们两人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几乎一直都在赶路,饱受着北极风的吹袭,同时由于北极熊是唯一一种会蓄意以人类为攻击目标的熊,所以这俩人每天还要提心吊胆地行进,生怕被北极熊给double kill。

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这两人就这样在寒冷和恐慌中折腾了三天,一只北极熊都没找到,直到第四天早上这两人才有了意外的发现。当时大约是早上的五点钟,吉姆马提彭在帐篷里睡觉,罗杰卡普坦纳早起去观察地形,结果罗杰卡普坦纳发现在位于他们北面的山下有“北极熊”,于是他赶紧跑回帐篷叫醒了吉姆马提彭,两人把帐篷里能穿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之后就背起猎枪朝着目标的方向走去。

在距离目标大约300米处两人停下了脚步,然后找好了掩护用枪对准了“北极熊”的脑部,虽然当时气温零下好几十度,但是吉姆还是一枪击中了“北极熊”的小腹。罗杰夸吉姆这一枪打得很酷,吉姆也觉得自己这一枪打出了人生新高度,毕竟能猎杀北极熊的人实属少数。

“彭”,一声枪响两人击倒了“北极熊”后,便兴奋地朝着“北极熊”靠近,当两人走到距离“熊尸”50米处罗杰叫停了吉姆让其用枪掩护,自己先去看看北极熊死没死透,从而避免出现被北极熊丝血反杀的情况。经过罗杰的确认这头熊确实死得透透的,不过在罗杰看到这只北极熊之后就感觉很奇怪,这只北极熊的背部有隆起,脑袋也感觉比正常的北极熊大一圈,而且还有黑眼圈。

不过呢两人也没有多想,以为就是头爱熬夜的北极熊。于是两人和这头熊拍照合影之后就开始对这只熊进行处理,吉姆马提彭要求带走熊头和熊皮

以至于自己回家嘚瑟,除此之外罗杰卡普坦纳还割下了一些日后需要做检测的部位。然后两人便整理行囊回到了镇上,但是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牢狱之灾。

吉姆马提彭回到镇上后根据当地的规定,他将自己猎杀的北极熊送到了检查室以证明自己猎杀的动物确实是北极熊,而不是北极驴、北极猫、北极兔啥的。但是当当地的调查人员对这只猎物进行检测时,却发现这头熊不太像是北极熊,因为它有很多的体貌特征都和北极熊不符,于是调查人员就将吉姆马提彭叫到了办公室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盘问。

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同时当地的调查人员也将这只北极疑似熊送去了实验室做dna检测。由于马提彭上报的是北极熊,所以检测人员直接就将这只猎物的dna与北极熊的dna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没对上!于是当地政府直接就对吉姆马提彭和

罗杰卡普坦纳以非法猎杀罪提起了公诉,该罪名如果成立的话那么这两人将会被处以1000美金的罚款,并没收猎杀的猎物,同时还会留下非法捕猎的案底。

这把吉姆马提彭给气得浑身上下脑袋疼,不过要想完全定罪还必须要确认出这只北极疑似熊的真实身份。于是调查员兵分三路,第一队人马负责将该生物的dna与其他生物的dna进行对比;第二队人马负责将该具北极疑似熊的尸体残影进行外形恢复;第三队人马负责对吉姆马提彭和罗杰卡普坦纳进行询问调查。

起初第三队人马根吉姆马提彭和罗杰卡普坦纳所提供的线索和照片判断这头北极疑似熊很有可能是头北美灰熊,因为有人曾在野外拍到过金银色毛发的北美灰,这和吉姆马提彭射杀的这只熊毛色很像。另外根据罗杰卡普坦纳的描述,他在处理这只“北极疑似熊”的时候曾剥开过他的胃部,结果发现这只“北极疑似熊”的胃部有海豹的残骸和地松鼠的残骸。

海豹是北极熊常见的食物,可地松鼠不是,地松鼠是北美灰熊经常会点的一道菜,所以起初调查员认为这只北极疑似熊有很大的几率就是一头(美洲)灰熊。但是当把这只“北极疑似熊”的dna与北美灰熊的dna进行了对比后发现这两种熊的dna并不完全相同,另外由于北美灰熊通常是在5月10号左右才会从冬眠中醒来,而此次的猎杀呢发生在4月16号,当时灰熊应该还处在冬眠期,所以就彻底排除了灰熊的可能

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而复原小队和dna对比小队经过调查后都认为这头北极熊很有可能是一种

人类从未见过的“船新”品种。因为首先这种熊手相很奇特,它掌的前面有大肉垫后面也有大肉垫,中间是一片护掌毛,在目前人类已知的熊类中几乎就没有这样手相的。另外dna调查小队将这只“北极熊”的dna与所有有可能动物的dna进行了对比,什么大棕熊、美洲黑熊、眼镜熊、亚洲黑熊、马来熊、印度熊、懒熊和北极熊都对比了一圈,结果就没有一个匹配成功的。所以这让调查员们既惊讶又意外,甚至还有点小期待。

难道这是发现了北极圈内人类未知的新物种?而复原小队在对这只“北极熊”的残骸进行复原时发现,这只北极疑似熊有很多的身体特征,似乎就是北极熊和美洲灰熊的综合体。比如北极熊爪指的特点是厚短而且尖,利于在冰上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北美灰熊的爪指长而弯曲,更便于挖洞或捕食。而这只北极疑似熊的爪指似乎就完全融合了这两种熊的特色,所以复员小队根据以上的种种特征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推断:有没有可能这头北极疑似熊是北极熊和美洲灰熊俩熊因为爱情跨越了种族、跨越了距离、跨越了阶级,摒弃了世俗的眼光,突破了品种的边疆,打破了心灵的天窗,追求了不一样的诗和远方呢?

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说得直白点就是俩熊不小心“合成”了一个新物种熊出来,其他的调查人员在听了这个推断之后也是忍俊不禁。另外在历史上也确实曾有过不少跨物种产生结晶的记录,比如在19世纪的中后期曾经就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动物创新热潮,当时世界上有很多的生物学家为了追求轰动效果,经常搞一些哗众取宠的动物杂交实验。什么马和斑马配,老虎狮子配,美洲豹和花豹配,下雨天和巧克力配,只有人类想不到没有他们配不了。

而在这一系列的动物大匹配中,也确实匹配出了不少新奇的动物,其中在1874年德国的生物学家就将北极熊和北美棕熊进行了匹配,并且也成功的匹配出了一只杂交熊,这也就证明了这两种熊呢确实有杂交的可能。

但是以上的这些动物大匹配实验都是在人为的干预下才成功的,在自然界中根本就没出现过这种事,所以如果说吉姆马提彭射杀的真是一只杂交熊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加拿大北部有个奇葩科学家正在实验室出于某种目的将北美灰熊和北极熊进行了匹配,配出了这只熊,然后这只熊恰巧从奇葩科学家实验室里跑了出去,之后又巧被吉姆马提彭给捕获。

虽然这个推断有点扯,但调查人员还是在当地挨家挨户地进行了走访调查,想看看到底有没有奇葩科学家的存在。之后不出所料确实没有,但是dna检测小队又有了新突破,他们经过放大dna的基因密码后发现这头北极疑似熊就是一头杂交熊,并且他的妈妈是北极熊他的父亲是北美灰熊,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只杂交熊的制作过程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地完成的,还是在人为干预下完成的?

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为了能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调查人员开始对北极熊和美洲灰熊的生物习性展开了调查。起初调查人员并不认为北极疑似熊的制作过程是在自然界中完成的,因为北极熊和美洲灰熊的生活范围相距很远,并且北极熊很讨厌美洲灰熊,只要美洲灰熊一出现或者北极熊一闻到美洲灰熊的味道就会立刻躲开。

不过在调查人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查后也有了意外的发现。他们先是挑选了一些母北极熊和公北美灰熊,为他们戴上定位项圈监视他们的活动范围,结果调查人员发现北极熊几乎不会离开班克斯岛,但是北美灰熊就特别喜欢追求诗和远方,甚至只要是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灰熊能走出好几万米远,这充分证明了灰熊有可能会出现在北极熊的领地。

另外北极熊的匹配并不是靠魅力而是靠实力。通常公熊在匹配的时候都是带有一定的强迫性质,连吼带叫带吓唬之后雌性北极熊就屈服了,这也就说明虽然母北极熊很讨厌北美灰熊,但是北美灰熊只要他硬上就还是有机会的。

北极圈捕获未知生物,被当“北极熊”误杀,DNA溯源震惊科学界

并且有一位名为波耶瓦纳的探险家声称自己在维多利亚岛北端曾发现过一种独特的现象。当时是有一头母北极熊带着两只小熊在前面走,后面突然冲一只北美灰熊上去就“咔咔咔”把两只小北极熊给弄死了,而这只北美灰熊之所以要这样做其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加快母北极熊进入发Q期的速度。所以根据以上的这些线索推断,整个事件的经过很有可能就是北美灰熊长途跋涉各种嘚瑟,结果他发现了一只肤白貌美的母北极熊,然后出于动物的本能就来了场钻木取火般的互动,然后就互动出了一只健康的小熊。

这只小熊在不被人类知道的情况下茁壮成长了六年,直到2006年4月16日吉姆马提彭一枪结束了这只杂交熊的熊命。搞清楚整个事件之后当地政府判定吉姆马提彭是无辜的,理由是这只杂交熊也算是北极熊的一种,虽然说杂交熊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它并不能被视为新品种,新品种的前提必须是至少有两只以上并且能够繁殖。

吉姆马提彭在撤销控诉之后,将这只杂交熊的头和皮带回了国,然后就各种地上杂志上报纸上荧幕,不但实现了人生理想,还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猎杀杂交熊的人。另外,加拿大的当地调查人员也认为该杂交熊可能并不只有一只,因为北极熊一般会生2-3只熊宝宝,也许曾经被拍到的那只所谓的银色北美灰熊,很有可能也是杂交熊。这次的发现也让人类重新开始审视,北极熊和北美灰熊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北极熊   吉姆   人马   生物   北极   美洲   北极圈   北美   科学界   小队   族人   推断   确实   人类   动物   人员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