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哲论八大山人的艺术(1)

哲论八大山人的艺术(1)

——法法不宗古今同

刘晓林

八大山人在中国美术历史的位置自不待言,与其独特的艺术历程有关;最为重要的则是他那简约不简单、内敛而蓬勃、平常却奇崛的作品打动了无数的人——共振式的共鸣,其威力之大、穿透力之强经受住了时空的考验。今日来看,山人笔下的万象越来越“清晰”;它有着弥足强盛的生命力,令你我对其愈加“膜拜”。就八大山人进入天堂后的几百年间的中国美术史来看,他的影响之巨大不需赘言: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等无不受过朱耷的影响。我们完全可以说八大山人已经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一位符号式的人物。

在他的《题山水画》中写到:“法法不宗而成,笔墨名家奚敢。譬彼操莽者流,自是误国一本。去住天下河山,仅供当时游览。世界四万八千,究竟瞻顾碍眼。”九天居士意解如下:“何用以某家为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谙悟主客,天然而成。至于什么名家,我哪敢自称呢?那些自诩不可一世之徒,于世毫无裨益!人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过客而已。世界何其大(佛家认为有四万八千个世界)?智慧再高的人也不可能将所有存在的原因一一解开。(五色令人目盲),世间多碍眼之物——少看为妙,专注为上。”

也许我们认为术业有专攻是对的!而我们同时也要承认另外的事实所在:伟大的艺术家在能够在艺术创作上做到触类旁通,客观存在的物象在他们的大脑中有着无穷的变化。一通百通对大艺术家不是理论上的可能,他们的确能够做到。作为象八大山人这样的伟大艺术家而言,他会沉溺于对单一物象的表达吗?即使世人仅见到了他笔下的荷花就会否决其他的存在吗?

大艺术家有着你我太多的想不到。如同武林宗师,你我认为他内能枯竭时,他却又生发出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大艺术家是善于制造矛盾并化解矛盾的人,奇崛与平朴、豪情与妙理共存一个画面——那么的和谐统一。我的论断:包括大艺术家在内的各个行业的妙手们无不是深谙大道的哲人。 

伟大的艺术家莫不是伟大的思想家,朱耷即是。宋代的文文公言:“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九天居士对此颇为赞同。八大山人是誉者众多的艺术巨擘,无数的你我在探寻着他的神笔仙墨、在传颂着他的狂放奇崛,却鲜有人在挖掘其真正的灵魂所在。在区区看来,八大是十足的哲人——先生在波澜动荡中既最大限度呈现了艺术的风神,也最大限度做到生命的终其天年。

八大山人何以高寿?得于他在“情感”上的化解和心身的统一。历史上有不少大德,而中年早亡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原因即在于修心与修身的不同步。修心与修身的关键在于平衡,只有平衡才会产生心身双畅。按常理讲,八大山人的沉郁不可谓不深。他之所以能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令“苟延残喘”的时光更长久些,除了活下去的强烈信念支撑外,哪能少得了自己对酸甜苦辣的主观淡化?

人是环境的产物,八大山人也不例外。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基本生存条件具备,同时又拥有足够的思想自由。对于疲于奔波者来说,想没有生存的苦恼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智慧、胸襟如八大山人,一样抑郁不已。时光会使得棱角不再,人的认识也跳不出阶段性的制约。当经历了许多事情后,你我想与自然(命运)抗争都自行消失;顺天应命,与万物友善是不二的人生选择。要么,你我便会自讨苦吃。人创造了艺术,人(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作品自然变化。八大山人前后期作品“风格”的变化是自然的结果,并不矛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如果不同时代的艺术有着某些共通之处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生硬地将“现代意识”与八大山人的艺术同论是十足的滑稽!

附图九天居士作品


刘晓林:哲论八大山人的艺术(1)


刘晓林:哲论八大山人的艺术(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山人   术业   齐白石   奇崛   物象   艺术   心身   碍眼   哲人   居士   艺术家   中国美术   矛盾   自然   作品   刘晓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