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路的汉木雕


古丝路的汉木雕

附图的汉代木雕卧犬,刻法大刀阔斧,风格粗犷简练,熟用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写实而又带点夸张,却能形神兼备,使人感到活灵活现,穿过近二千年的时空,仍具有亲切的生活气息。汉代这种功力深厚的雕刻技巧,与当时雕琢玉器的「汉八刀」一脉相承。「汉八刀」多数用作雕琢玉蝉、玉豕(握猪)、玉翁仲和玉带鈎等;但不一定刚好是八刀,只不过形容其简练与概括。由于落刀奇准,粗豪有势,线条和外形皆使人有力度感。「汉八刀」雕出的线条劲健、粗犷而独特,并不回刀;正是豪爽兼流丽,不拘泥细节。若近仿者刻意仿之,好比写假画,线条必呆滞软弱、全乏气势。

  附图的木雕卧犬,是在甘肃武威磨咀子的汉墓群出土的珍贵文物之一,十分难得。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段,是黄河以西的一大片坦荡高原,海拔约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尺,介乎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公元前一二一年,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建立武威郡,成为河西重镇,亦即前称凉州之所在,并且成为中西交往的丝绸之路必经地。那儿北临长城,川渠交错,水利贯通,故物产丰富,牲畜众多;这段丝路,有「凉州之富为天下饶」之誉。民间艺术水准甚高,尤其是木雕塑和铜雕塑(著名的「飞马踏燕」即属典例)。照常理,随葬的木雕俑长久埋地层下,不断地受水侵土蚀,十分容易腐烂变朽;但是,武威出土的汉代动物俑(除了犬、马和牛外,还有鸡、鹅、羊、猴、猪和独角兽)与人俑,木质虽然比不上棺椁坚硬,不过,使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是大多都能保持完整,没有多大损坏。专家们推算,汉代有权位者或富贵人家,墓地及棺椁周围,大都洒放大量水银和朱砂,作防腐之用,迷信保存尸身不败,逝者灵魂不但得到安慰,而且可以带着财物、禽畜和婢僕(以木俑代替),去到另一个世界安享。另一主要不朽的原因,是磨咀子那里的汉墓群,位处地势高的二层台和高原地带,历来雨量稀少,一如沙漠缺地下水,故墓地土层长期乾燥,木雕俑不会受潮;可说是上天眷顾,使我国古丝路好好保存了这些珍罕文物和古雕塑艺术的瑰宝。

来源:大公报

编辑:青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木雕   丝路   乾燥   翁仲   劲健   河西   棺椁   简练   汉代   粗犷   墓地   附图   线条   高原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