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人称讲「大营救」



以第一人称讲「大营救」

图:《大营救》青铜铸造雕塑。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透过丁聪的组画,记者既看到了营救过程的种种艰辛,又看到文化名人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共产党人和当地百姓的付出跃然纸上,以时间轴为线索,以生动的场景为内容,每一幅漫画都配有丁聪所写的文字描述,一场大营救在丁聪笔下显得格外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丁聪的组画以第一人称讲述这段经历,十幅作品中有八幅都包含自己的形象。   技法上,丁聪摒弃了漫画夸张变形的处理,以平实的手法客观地进行描述,使观众更加体会到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而作品也将丁聪乐观的人生信念、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相信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即将到来的信心和憧憬充分传达出来。

  该展的学术主持人陈履生表示:「儘管今天的和平已经没有了大营救中的苦难以及不幸的遭遇。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历史告诉我们,隻有国家的强大,国家才不会受到外来侵略;隻有国家的强大,人民才不会生灵涂炭。因此,建设好自己的国家,用艺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来源:大公报

编辑:青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以苦为乐   组画   目的   生灵涂炭   跃然纸上   大公报   真实感   人称   生动   乐观   强大   来源   记者   漫画   国家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