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编者按:大约一周以前,我开始阅读美国EUV光刻机30年前的Sematech计划,我希望从其中找到美国在EUV光刻机项目的组织和创新规律。在调研时,我发现了美国近10年的核聚变项目的组织和创新结构,竟然与30年前的Sematech似乎非常的类似。于是我又不得不看了美国20年前对私人火箭公司的支持。正是所见的这些资料,促使我写下了这篇思考。

大事记

2002年:33岁的美国亿万富豪Elon Musk在美国成立私人太空探索企业SpaceX。

2003年:年仅19岁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Elizabeth Holmes在硅谷成立滴血验癌公司Theranos。

2015年:SpaceX火箭回收任务连续3次失败。

2015年:Theranos被指造假。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2021年3月3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星际飞船原型机SN10试飞着陆后爆炸

<一> SpaceX:马斯克主义胜利与荣耀

2002年,33岁的美国亿万富豪Elon Musk(以下简称马斯克)在美国成立私人太空探索企业SpaceX。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2015年SpaceX火箭回收任务连续3次失败:

第一次(2015年1月)单纯为了测试让火箭直接掉到了海里;

第二次(2015年4月)使用了海上平台但火箭直接倾覆后爆炸在平台上;

第三次(2015年6月)直接在空中爆炸。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2021年3月3日,SpaceX星际飞船原型机SN10试飞着陆后爆炸。

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马斯克,即便每周都有SpaceX爆炸的消息,他也不用担心有人骂他,或者特斯拉的股价会跳楼。

这是马斯克主义的胜利与荣耀

然而,在15年前的2006年,当时仅仅成立4年的Space X的火箭发射连续发射爆炸,账上现金只够最后一次发射的时候,很多人也会传来嘲讽。

甚至,在2008年,当Space X终于发射成功第一枚火箭的时候,美国的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轻蔑地称:

这不过是小孩儿过家家,发射个火箭和在耳边的蚊子嗡嗡叫没啥两样。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不过,洛克希德·马丁可能没有预料到十年之后,这个小孩子成了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虽然2006年,SpaceX并未完成一次成功发射,美国NASA仍然送上了3.96亿美元的大合同。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份雪中送炭的赞助。

在过去的15年,SpaceX已经获得美国政府至少80亿美元的雪中送炭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二> 滴血验癌:一场科学道德退步的闹剧?

2003年,19岁的斯坦福大学2年级学生 Elizabeth Holmes成立Theranos,开发滴血验病技术。号称拥有无痛取血、滴血可以测200种疾病的Theranos在此后十年,获得近10亿美元的融资。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然而这是一家非常奇怪的公司:

它既不发表论文,也不参加任何学术会议

它以商业机密的理由禁止任何投资人参观实验室;

它财务造假,以至于刚上任的CFO一眼就看到融资计划书中的财务数据与公司实际财务不符。

它和谷歌合作,但是谷歌在发现其滴血测试技术不合格后,扬长而去了。

它实验室数据造假,最后被该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创始人Holmes的小迷弟举报给了《华尔街日报》。

于是,随着2015年,《华尔街日报》发布的一份关于 Theranos 的谴责报告,这个滴血验癌公司的大泡沫被戳破了。

2018年,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对 Holmes和 Theranos前总裁Balwani 提出指控,指控他们“通过精心策划的长达数年的欺诈行为,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超过 7 亿美元,其中夸大或虚假陈述了公司的技术、业务和财务业绩。”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三> 马斯克主义的本质:技术至上者的公信力

马斯克主义为何得到追捧?

当然,对于马斯克的追捧,首当其冲的或许并非来自私人资本,而是美国国家资本。

近十年来,我几乎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质疑马斯克技术造假--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质疑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是PPT计划。

然而,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私企火箭发射的成功,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火箭再回收的成功,已经没有人会再质疑马斯克是在做PPT公司。

这就是技术至上者的公信力--马斯克主义的本质。

马斯克能从SpaceX衍生出更多的高精尖技术企业,不是因为他精通每一项技术,而是他有着工程师的信仰,以及技术至上者的公信力。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我看到了一份NASA为SpaceX提供了技术大礼包的表单:

目前 NASA 和 SpaceX 之间签订的航天法案协议中,有 10 项是由 NASA 为 SpaceX 提供技术支持,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运载火箭研制、发动机建模、增材制造技术、乘员舱显示和控制技术、卫星再入分析、航天器结构的表面化学和材料分析、载人飞船试车监控所需的协调激光光谱技术等。

我想,这些比资金投资重要十倍、百倍的技术支撑,正是对技术至上者公信力的尊重和信任。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但相反的是,我在阅读 Theranos的资料时,几乎找不到任何的技术相关信息:而这仅仅是一个初创公司创始人用实验室级别的技术概念,通过技术造假、财务造假来赢得资本市场信任的故事

我在很多资料里看到的是,Holmes是如何通过个人魅力来征服行业领袖及投资人的,令他们为其项目背书或买单。

Holmes擅长把自己塑造成女版乔布斯的形象(看看这种Holmes接受采访的照片吧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美国主流媒体对其大肆的吹捧,塑造起来的科学精英主义的形象。下图,大概是Holmes留给世界最好的一张照片。它留给我们的是无数的警示。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当然,Holmes也从来不乏美国精英们的捧场。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火箭升空造不了假,火箭回收造不了假,火箭爆炸也造不了假。

但是200项暗箱操作的血检指标,太容易造假了。

整个事件里,我看到的是,只要是了解到一点点 Theranos技术的科技人员,都会对其技术产生质疑,最后将其谎言戳破。

而这一切,并非资本作假,而是一场少数投机者科学道德退步的闹剧

而这场闹剧是以公司创始人的公信力为代价的。

<四> 中国为何盛行伪马斯克主义?

马斯克主义是技术至上者的信仰

中国曾经有一些、当下有一些、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自称马斯克主义,实则是伪马斯克主义。为何会这样呢?

我认为,最典型的中国式的“伪马斯克主义”创业家,便是汉能集团创始人。

李河1989年创立汉能集团,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从2002年至2011年,历时八个整年,耗资超过两百亿元人民币,建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私营水电站--金安桥水力发电站。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此后自2010年起,利用水力发电站模式的现金牛,李河开始了二次创业:薄膜太阳能企业。然而,与马斯克主义聚焦于从0到1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不同,李河聚焦于从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中选择一项来做1-1000的市场拓展。尽管汉能号称的是全球最先进的薄膜光伏产业,但是是通过并购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公司来获取的核心技术。因此,这种伪马斯克主义注定只能成为资本炒作的对象。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2015年5月,李河君的汉能薄膜被2家外国公司恶意做空。其中一家名为辩证资本的公司,老板是个美国人。因为这个美国人的幕后操作,导致在2015年5月20日当天,短短20分钟内,汉能薄膜市值蒸发1100亿。

这件事情的新闻报道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当天,李河君正在开会,突然接到电话离席而去。

李河君的现金牛业务来自于水电站,是非常传统的行业,并非技术领先者的舞台。而所谓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只是被强行拉上位的一项普通技术--尽管为了获得这些技术,汉能为欧美送上了巨额的美金,使得他们有资金继续投资下一个技术的研发。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中国另一位伪马斯克主义者,自然就是网友熟悉的贾布斯了。

乐视超级手机、乐视超级盒子、乐视超级电视、乐视超级自行车等等,但我从来没有在其中任何一款硬件产品中看到是有任何颠覆性技术的--它完全就是一个商业游戏。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如果说超级,乐视唯一超级的地方,就是赔本赚吆喝--用市场最好的硬件搭起来最豪华配置的终端设备,然而低于成本价销售,以此来论证自己的“生态化学反应”的商业模式(我担心很多年轻的网友理解不了“生态化反”这四个字,所以我把乐视的4个字商业模式改成了我通过45分钟观看乐视豪华的超级发布会才得以理解的6个字)。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伪马斯克主义者,奉行的是以技术创新为口号的短期利益驱动的投机主义。

这种主义之所以在中国流行,是因为大众很难理解什么是创新技术,也很难理解什么是颠覆性技术,更难理解马斯克主义者口中的技术有什么难度。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那第三位登场的,便是著名的美国钛酸锂(新能源)电池技术的采购商。不知从何时起,新能源已经成了伪马斯克主义者的最好伪装。

中国盛行的伪马斯克主义者,常常是欧美先进技术的代言人,是中国人为欧美先进技术买单的代言人。

如果我们的民众、我们的政府部门、我们的资源管理单位、我们的媒体,缺少基本的技术素养、缺少基本的技术判断,则常常沦为伪马斯克主义者的吹捧者和助力者。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当下的中国依然有一批伪马斯克主义践行者,当然由于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展示。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五> 结语

2014年4月,已经在Theronas工作了8个月的的工程师Tyler Shultz, 发了一封邮件给Elizabeth,投诉实验室里数据被窜改、不合格血检结果无人关注等情况。

2015年10月,《华尔街日报》记者David Carreyou 在接受Tyler Shultz的举报后,发表的一篇文章,将Theronas和它的创始人推到了风口浪尖。

2021年9月8日,Theronas案在美国开审。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下周见!

美国创新体制下的丑闻与荣耀:滴血验癌与马斯克主义

注:本文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如有误解或解读错误,敬请指正!

参考

美国政府支持 SpaceX 公司发展的初步分析:
http://www.cmse.gov.cn/dmt/cbw/zrhtdt/2018nzrhtdt/201804/P020200313002056733546.pdf

美国Thernos丑闻报道:
https://www.refinery29.com/en-us/2019/01/222855/theranos-scandal-timeline-what-happened-elizabeth-holmes-documentar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美国   斯坦福大学   洛克   美国政府   华尔街   主义   荣耀   公信力   丑闻   薄膜   中国   创始人   主义者   火箭   体制   资本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