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如果真的可以通过克隆技术制造一个自我意识的复制体,那么就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永生技术了。

人们可保存大量幼年时期的体细胞,每克隆一次使用一个体细胞核。那么理论上保存了多少细胞核就可以克隆多少次。成年之后的克隆体还具有和主体一样的自我意识,那么岂不是可以永生?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克隆的本质并不是复制意识,而是通过细胞核移植再造一个与本体基因几乎无差别的生物体。

克隆体的基因绝对不会和主体基因是100%一样的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一般的个体克隆是将主体体细胞内的细胞核摘出,因为细胞核具有人的全套遗传密码。然后再找一个卵母细胞,并将其细胞核去除。自然情况下,卵母细胞核要与精子结合,才能组成人的全套基因。因为卵母细胞核和精子各具有一半的人体基因。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但是克隆技术是将具有人体全套基因的体细胞核直接放入卵母细胞中。所以是可以发育成人的。

但是卵母细胞质也具有0.1%左右的遗传物质。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点微不足道的遗传物质在胚胎发育,成长的过程中会被放大,进而出现克隆体与主体的某些差异。

如果不考虑卵母细胞质的影响,那么克隆体能与主体具有相同的意识吗?

我的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只能是克隆体的性格和主体几乎一样,但意识不会一样。性格并不是意识的唯一表征形式。按照唯物论,虽然意识来自肉体,但也取决于环境影响。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可以试想这两种情况

一:把一个孩子放在封闭的大山里,使其成长到30岁,他的思想可能还只是小农意识。

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再把这个孩子放在城市里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成年之后的他,其学历和见识很可能就注定他是个社会精英。

两者的世界观差异是巨大的,意识也是不一样的。

现在我们要思考,什么是意识?

我无法给出答案,这依旧是学界争论的议题。但不可否认:意识几乎是对外在事物的感知。如果没有外部信息摄入,那我们是否还具有自我意识就不好说了。

想象这样一个思想实验

从你刚出生还没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废掉你的五大感官。大脑不会摄入任何信息。没有光,没有声,没有触觉和味觉,没有疼痛,没有任何可以思考的事物……你无法感受到你的身体的存在。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那么这时候你的自我意识还存在吗?你是否还可以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结论。这是个争议性话题。即便你可以察觉到“我思故我在”,那么这也是无法想象的空洞感受。

但是这足以说明,你的意识内容几乎来源于外在事物的摄入,不管你在思考金钱还是数学题还是结婚的幸福感,其意识内容都依赖于外在事物。

所以,意识取决于外在事物的刺激

人和人的意识差异来源于两点

一:人的意识主体对外部事物的摄入内容的差异,比如五大感官的生殖性差异(瞎子和正常人),以及身处外在环境的差异(穷人和富人的生活环境)。

二:意识总有一部分无法言表的本能偏好。比如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取决于环境和意识的先验差异。

你为什么是你,而不是我?

如果两个人对当下的体验完全一致,那么我可以肯定得说,你俩是同一个人。并具有相同的自我意识。

事实上,目前不可能做到两个人对当下体验的完全一致。即便五感官摄入信息一致,也无法改变先验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无法量化,更无法对比。这也导致你我意识的不同。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回到克隆的问题上来。克隆体首先连肉体的一致都无法保证,更何况五大感官的一致。这一点就否定了克隆体和本体具有相同的自我意识了。

即便做到肉体和感官一致,那么意识先验一致性该如何保证?

按照目前的物理和生物理论,意识起源于神经元网络,或许做到量子级别重组人体,才可以做到复制体神经网络的每一个原子排列组合顺序,以及神级元内每个微观粒子的量子状态一致。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如果完成以上重组,或许复制体就会和本体具有自我意识的一致性。而克隆技术距离量子层面重组还差了几十个数量级,完全达不到这样水准。

可以再延伸一下,即便做到量子层面重组人体,那么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复制体的外在表现和主体一样

比如对过去的回忆,对情感的认知,对自身认知的所有事物表述一致。可这只是意识的外在表现,该如何从主观感知层面验证复制体和主体具有完全相同的意识?

答案就是无法验证,可参考如何证明我们不是“缸中之脑”。你只能选择相信与否,而不能证伪自己的选择。

按照人类A克隆出人类B,那人类B是否会拥有和A一样的自我意识?

二:量子层面重组了人体,但得到复制体和本体意识不一致

比如复制体不包含主体的过去记忆。

这又至少说明两个情况

意识不取决于物质,间接证明唯心主义。

意识依旧可能取决于物质,因为量子层面重组还不够深入,应该在比量子层面更深入的物质尺度重组人体。

好的,我们按照的思路继续下去。如果再从比量子层面更微观的尺度重组了人体。就会产生死循环。

如果这时候复制体和本体表现出的意识体验一样,依旧无法证实。

如果复制体和本体意识表现不一样,依旧可以得到前面两个结论,以此循环下去。

你认为原子层面组合人体可以复制意识吗? 单选 00% 可以 00% 不可以 00% 不好说 00% 不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细胞质   遗传物质   细胞核   体细胞   量子   本体   感官   外在   基因   层面   主体   差异   事物   意识   人类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