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天龙山石窟坐落在梧桐的家乡——太原市中心往西南20公里天龙山半山腰。开车走快速路25分钟即可到达。山腰上汇集了自东魏,北齐、到隋、唐开凿的24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共有石窟造像1500多尊,浮雕画像1400余幅,绵延1公里有余,体量之大世界少有。历史价值方面,石窟以其娴熟精致的造型、精细多样的雕刻手法为后人研究佛教、雕刻、美术,建筑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真实的实物资料,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位列中国十大石窟第六名。

勿忘国耻——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然而,就在近代,天龙山却因为其山中的“宝藏”,引来了一群毫无道德底线的文物强盗。。。

天龙山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梧桐就带大家走进山西太原天龙山,一起看看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辉煌前世】

一、石窟诞生

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最早的开凿者是东魏大丞相高欢(东魏的实际掌权人),高欢在天龙山建避暑宫后开凿石窟。后来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国,立晋阳为别都,同时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做晋王的时候,也喜欢佛教,就接着前人的布局继续扩大石窟,到了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这是天龙山石窟的建造也达到高峰。

勿忘国耻——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二、代表石窟

【东魏代表:三尊像】

东魏尊像组合为三尊像,分别是正壁释迦、左壁弥勒、右壁阿弥陀的三世佛。佛像体态丰腴,简洁,朴实。

【唐代代表:漫山阁】

窟中第9窟。

这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大窟,上层是一座8米高的弥勒佛倚坐像,端庄大气,下层以6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居中,左右分别为乘象的普贤菩萨和骑狮的文殊菩萨。造像丰腴、优雅,手法细腻。

勿忘国耻——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三、为何选在天龙山开凿

选择在天龙山开凿的原因主要有四

1.坡面。去过天龙山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天龙山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同时南坡比较陡直,石窟修建一般都会选择尽量陡直的坡面,因为这样的坡面更利于创作立体雕像。

2.岩层:天龙山南坡坡面有裸露的巨厚砂岩层,这种岩层非常利于雕刻塑性工作。

3.风沙:因为古代太原位于黄土高原,那时候每年也有很多风沙灾害。而南坡处于背风面风沙少,,黄土堆积少。更利于雕刻工作的进行

4.温度:因为南坡是阳面,所以年平均气温更高一些,这样就使得每年能有更长的工期来进行雕刻。

四:名窟沉寂

宋代由于太原城北迁,新城比唐代太原城离天龙山远了有十多公里,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交通便捷程度远不如现代,将近20公里的距离,已经是非常远了。再加上天龙山石窟位于深山中,山路更难走。所以从宋代开始,天龙山石窟就渐渐被人们遗忘,到明清时期更是鲜为人知了。

勿忘国耻——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耻辱今生】

一、日本及欧美强盗的恶劣行径

时间来到近代,清末明初之时。外国学者E·博尔斯曼和弗里尔二人分别在1908年和1910年来到天龙山,对石窟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几年后,日本学者也相继来到天龙山开展学术考察,并对石窟群进行了编号,纪录,拍摄,后在日本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一时间,石窟佛像精美多样的造型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古董商人,或者说应该叫他们“文物强盗”!

勿忘国耻——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从这时起,天龙山石窟迎来了“他”的噩梦。日本和欧美的文物倒卖集团开始了对天龙山石窟的大肆掠夺,能整尊带走的就完整带走,不能的就执行“割头”行动。

而那时的中国正在经历军阀割据时代,各个势力集团忙于争夺地盘,内斗不休。根本无暇顾及这深山中的罪恶行径。

二、散落全球

就这样,一箱箱精美的石像、佛头被偷运往各个列强国家,或是摆放在那些美其名曰“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富豪政要的豪宅中,或是囚禁在各个博物馆的展柜中,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

据统计,解放前,天龙山共计多达上百尊石像被这些文物盗贼盗走,散落世界各地。整个天龙山历经千年积累的石窟,除了第9窟弥勒佛造像因体型巨大,无法割下,剩下的几乎无一幸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再站到石窟群面前,竟无法找到一尊完整的石像。。。

佛之悲也,国之悲也。

【焕发新生】

一、积极抢救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各级文物局积极开展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工作。2007年,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天龙山石窟研究所)也与云冈石窟文物研究院展开积极合作,开展针对天龙山石窟为期一年的损害调查及对策研究工作。文物学家们通过对当地气象条件、文物现存状态、地质病害调查、砂岩成分变化等方面调查,进一步分析天龙山目前石质风化的病害机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建议。现在,大家可以放心了,天龙石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二、佛首回归

2020年12月12日12时,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首”在中国政府与旅日华侨张荣的共同斡旋和不懈努力下,这尊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天龙山佛首终于重归祖国大地。这尊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是研究天龙山石窟的极其珍贵的实物标本。

勿忘国耻——天龙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这次佛首回归,也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

原因不仅仅是佛首本身蕴含的重要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也因为这是一百多年来第一尊回归故土的天龙山流失佛像!

这背后代表的是祖国不断强大的实力,和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

毕竟自古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道理。

目前天龙山尚有150余件石雕流失海外,“种花家”还有1000多万件各级文物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等待着回家。

不过请流失海外的“孩子们”放心,祖国现在强大了,而且会越来越强大。

相信总有一天。

祖国会接你们回家!


(在此国庆之际,谨以此文,献给祖国母亲,73岁生日快乐!)


(2021年7月24日,“复兴路上国宝归来——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在天龙山景区国宝回归馆开馆展览。展览馆正中,佛首微笑,情深难老。这一刻,1400余年的美妙,在龙城上空,永恒不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龙山   石窟   陡直   东魏   太原   造像   石像   日本   佛像   宋代   风沙   强盗   唐代   文物   前世   祖国   今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