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foam:发泡材料提升汽车轻量化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变革之际,在人口老龄化、环保化、智能化、自动化、消费者购车观念和需求巨变的新时代背景下,加之全球疫情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一项关键基础技术。

汽车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整体性能(强度、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减轻各零部件的重量,在提高动力性、兼顾成本、减耗排污的同时,满足耐撞安全性、NVH等性能。轻量化材料、制造工艺创新和结构设计优化成为汽车轻量化的实现途径。随着非金属材料轻质化、金属零件塑料化、零件集成化成为汽车轻量化的必然要求,发泡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进程中,呈现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

Interfoam:发泡材料提升汽车轻量化

在汽车轻量化材料中,微孔发泡材料是行业竞相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相比于传统注塑材料,微孔发泡材料更轻、更节能、成本更低。微孔发泡材料和未发泡材料相比,材料比重下降可达35%,制品重量下降甚至可达45%。制品总体成本降低可达10%以上。另外,还可有效的减少潜在的有害特质的散发,如VOC,雾化等。

汽车轻量化潮流也催生了车用非金属部件及复合材料的亮点技术,如椰枣纤维生物复合材料、生物基聚乳酸纤维复合材料、亚麻纤维复合材料、SMC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车门模块、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内饰部件、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A柱。这些应用拓展成为了热点研究领域。

Interfoam:发泡材料提升汽车轻量化

表 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占比

发泡材料和技术已在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推广应用。福特汽车成为首个通过回收二氧化碳制造车身发泡材料及塑料材料的汽车制造商;这些材料预计将被用于汽车座椅以及发动机舱等领域 。李尔公司开发的Evolution座椅技术,采用可回收的膨胀聚丙烯(EPP) 轻质发泡材料,替代原来以石油为基础的发泡产品,100%可回收,并增强了座椅的舒适性和设计感。高密度发泡聚丙烯材料早已应用于宝马汽车结构件中,包括X5/X6的后排座椅和5系的座椅靠背。

rand View Research公司公开研究报告显示,发泡材料在汽车中的占比不断上升,2022年汽车塑料市值将达530亿美元,将提供发泡厂商巨大机会。鑫达、科思创、会通新材料、松亚新材料、康得复合材料、中航复合材料、聚赛龙、福建海源等一批专注于车用高性能发泡及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的企业已经全面展示塑料及复合材料在车门板、前端模块、保险杠、发动机盖等部位的创新应用。


Interfoam:发泡材料提升汽车轻量化

为推进汽车轻量化发展,促进行业企业技术水平提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简称Interfoam),聚集了发泡材料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Interfoam结合汽车轻量化所面临的痛点问题和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联合发泡材料科研机构、发泡材料在汽车应用领域的生产商和国内外供应商,展开多种形式深度交流,聚焦轻量化技术突破以及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创新应用

Interfoam作为亚洲唯一专注于发泡材料技术领域的专业性国际性展会,也将吸引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的最新发泡材料和技术,为国内相关企业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Interfoam挖掘我国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助力我国汽车轻量化,提升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写在第五届国际车用非金属材料高峰论坛之后。

Interfoam:发泡材料提升汽车轻量化

图片源自Covestro

关键词:Interfoam、轻量化、EPP、聚烯烃泡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材料   微孔   汽车   聚丙烯   新能源   复合材料   座椅   车门   部件   我国汽车   纤维   成本   领域   塑料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