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虽然中国不是高铁的发明者,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覆盖率最高的国家。近年来,高铁甚至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在享受高铁舒适服务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过高铁和火车有什么区别?除了速度变快,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调头方式的改变。没有这种先进的调头方式,中国高铁可能就不会出现。

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灯泡线调头。

众所周知,高铁的前身是传统火车。传统火车速度慢,各方面设施落后。在一些地形险峻的地区,火车容易抛锚,掉头是个大问题。

我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文《詹天佑》讲述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的建设过程。这条铁路的建设非常中国的技术不成熟,建设地形也非常崎岖。

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为缩短路线,降低成本,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当进入人字形岔道需要调头时,向前推的火车改为向后拉,另一个向后拉的火车改为向前推,不仅缩短了线路,而且使火车顺利调头,这可能是中国火车最早的调头方式。

后来我国火车调头一般采用单向行驶的火车调头牵引调头。这种火车只能朝一个方向行驶。如果你想调头,你需要绕着“灯泡线”调头。

这里的灯泡线是专门为调头设置的圆形轨道,半径300米。因为这个圆形轨道和铁轨连接起来像灯泡,所以叫灯泡线。

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当火车调头时,它会慢慢地沿着这条圆形轨道走,绕过这条轨道后,它会回到轨道上,火车也会实现调头。

虽然这种调头方法确实让火车实现了调头,但危险性极高,稍有不慎就容易脱轨。而且灯泡线半径300米,占地面积很大。为了让火车调头,我们不得不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来建设灯泡线。面对浪费资源和巨大危险的挑战,中国工程师也在不断开发新的火车调头技术。

(二)三角线调头。

努力是有回报的。经过多次试验,中国工程师设计了一种形调头轨道。三角线的原理和灯泡线差不多,但是节省了很多土地面积,三角线轨道上还是利用在三角线轨道上调头。

虽然这种方式改进了以前的调头方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师发现光改进调头方式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火车本身的改进,于是开发了双向火车头。这种火车头两边都有驾驶室。火车到达目的地后,火车头会脱离原来的前部位置,开到后部连接,从而完成调头工作。

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随着我国交通领域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在火车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高铁,高铁的调头方式成为工程师关注的问题。

经过中国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中国高铁的调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独有的,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成功地展示了中国的智慧。

(三)大转盘调头。

一开始,我国工程师实际上是打算借鉴欧美国家名为大转盘的调头方式,是一种可旋转的圆形机械转盘装置。

它的中心有一条轨道。当火车到达车站时,车头会与车厢分离,然后通过这条轨道向大转盘行驶。进入大转盘后,车身一旋转就可以改变车头方向,这种方式可以全方位360度无死角旋转,从而准确调整方向。

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中国工程师看中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但经过几次测试,发现这种模式在中国并不适用。

首先是浪费土地资源。虽然确实提高了调头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但仍然不符合我国铁路线密集的现状。没有那么多土地来建造这么大的调头装置。而且这种调头方式很麻烦,耗时长,不符合高铁省时的特点。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显然不能采取欧美国家的调头方式,只能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高铁调头方式。

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四)我国高铁调头。

中国高铁的前后非常相似,因为它也使用双向火车头,但这种火车头不同于传统的火车头,但在火车的前后两端有不同的方向,这两个火车头看起来像子弹头,两个火车头都配备了驾驶室,所以高铁的双向火车头就产生了。

在此基础上,驾驶员只需要从前到后的驾驶室就可以成功调头,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与欧美国家的调头方式不同,他们不需要建造额外的设备来帮助调头,也不需要因为调头而浪费额外的时间。乘客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解决了以往调头方式的弊端。

有些人可能会想,如果高铁向相反的方向行驶,乘客的座位方向不是也与高铁相反吗?

(五)我国高铁的其他优化。

但是真正坐过高铁的乘客并没有觉得座位和行驶方向相反,因为高铁座位外面有一个小踏板。

这个小踏板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很有用。是专门用来改变高铁座椅方向的小机构。当高铁需要转弯甚至反方向行驶时,高铁上的乘务员会启动小机关调整座位,这样即使高铁转弯,乘客也会有舒适的乘坐体验。

同时,双头设计的高铁还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和其他列车连接,这样如果客流过大,单列高铁就无法满足需求,同时需要保证高铁的班次间隔。两辆高铁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缓解列车的人流,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但这并非简单的连接,涉及到两列高铁的电气,控制网络的通信同步,车钩缓冲系统的设计等等,相当复杂。

为了保证高铁调头的正常运行,高铁工程师会在每次高铁出发前对高铁进行体检,防止行驶过程中的危险。

中国高铁掉头方式惊艳世界,对比国外古老方式,处处体现古人智慧

每天高铁运行前,都会发出专门用来检查行驶中可能遇到的危险的空车。

双重保障不够,高铁上还装有卫星,目的是实时监控行驶,如果发生意外,可以及时解决。

高速铁路的速度超过250公里,甚至达到350公里。为确保安全,工程师在高铁制动方式上也做了很多改进。制定高速铁路有两种方式:电制动和空气制动。

在制动过程中,首先进行电制动,即电机反转或转换成发电机,消耗汽车的动能。如果制动力不够,空气制动会增加制动效率。空气制动是利用压缩空气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转换来推动闸瓦紧紧抱住车轮,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

高铁本身也配备了障碍物检测系统。无论是转弯还是行驶,一旦有障碍物,都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这些措施大大保证了高铁的安全,高铁的转弯也更安全。

中国高铁的调头方式正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远远超过欧美国家的调头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国高铁技术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高铁调头技术只是高铁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这一技术上远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从细节入手,做好每一个细节,不仅是为了提高速度和效率,也是为了让我国高铁发展得更好。

中国的高铁起步远远晚于发达国家,但在短时间内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打造了中国独特的高铁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速度。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此感到骄傲。

事实上,高铁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好,更重要的是,可以沿途欣赏风景。人生是一次旅行,不要因为生活匆忙而忽视周围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中国   方式   驾驶室   调头   转盘   灯泡   圆形   乘客   古人   轨道   惊艳   古老   方向   工程师   国外   智慧   火车   欧美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