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改成“姥姥”,“姥姥的澎湖湾”,如此修改要得不?

“外婆”改成“姥姥”,“姥姥的澎湖湾”,如此修改要得不?

近日,网友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另外还有同一教材的另一篇课文也用“姥姥”替代“外婆”。此事在网上引起争议。

“外婆”改成“姥姥”,“姥姥的澎湖湾”,如此修改要得不?

那么,为什么要把原文“外婆”改成“姥姥”呢?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这个回复确实不能令人满意。

“外婆”改成“姥姥”,“姥姥的澎湖湾”,如此修改要得不?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我们绝对支持推广普通话。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主要桥梁,推广普通话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加速各区域之间的文化融合,有利于文化传播,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国家的统一团结的重要性无需赘言。然而,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能不顾语言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征,僵硬的进行推广。毕竟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包容并蓄的历史渐进过程,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从而形成了如今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少数民族语言并存的语言文化,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化的一枝独秀、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外婆”改成“姥姥”,“姥姥的澎湖湾”,如此修改要得不?

将“外婆”修改为“姥姥”纯属多此一举,也让人贻笑大方,至于普通话之类的理由更是站不住脚,这不得不追问一下修改之人的知识面和文化素养了,如此修改让人哭笑不得,这就是好心办错事、矫枉过正的结果。

“外婆”改成“姥姥”,“姥姥的澎湖湾”,如此修改要得不?

不过,幸好,这篇小学教材的文章,修改后语境和语义没有太多改变,然而,如果把“外婆的澎湖湾”改成“姥姥的澎湖湾”,“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改成“摇啊摇,摇到姥姥桥”,估计即便是原作者不与计较,广大民众也不会同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姥姥   外婆   赘言   百花争艳   矫枉过正   教委   要得   课文   上海   方言   普通话   教材   语言   网友   国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