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美味"难挡

来源:门虫

生命的形态千奇百怪,不同的生物都有他们独特的生存之道,那些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行走在阳光下,目之所及都是自己的口粮。而那些脆弱或低级的生物只能躲在阴影中苟活,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他人的盘中餐。

人类是视觉动物,所以食物的外观和色彩对于人们的食欲有着很大的影响,往往颜色鲜艳亮丽的食物更容易吸引大家争相食用,而一些外形丑陋甚至恶心的食物往往让人避之不及。当然,生活中总是不会缺少敢于挑战的勇士,他们往往会身先士卒去尝试不一样的食材和诡异的料理,带领着大家一起去挑战味蕾的极限。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在温带和热带海洋地区有着这么一种奇特的生物,它们身体细长呈现管状,长度可达180厘米以上,更是喜欢以码头边的木桩和木船为食,对渔民的船只设备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它们就是凿船贝,还有一个应景的别称——船蛆,它们外形可能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但在当地却是人人争抢的美食。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船蛆名称的由来及简介

船蛆有着白色的薄壳,外形就像是巨大的蛆虫,人们首次发现这种奇特的生物就是在木船的底部。以木材为食的船蛆经常啃食渔民的船板,质量再硬再厚的木头也无法阻挡它们的步伐,导致许多水下木制建筑和木船船体被掏空,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这也是船蛆这个名字的由来。

虽然这些蛆看起来很恶心,但其实船蛆并不是蛆,从凿船贝这个名字大家就可以猜出了它们是一种贝类,也就是海鲜。相比于海底那些长相更为"随心所欲"的奇怪生物,船蛆算是比较清秀的了,可能这样一想对于出船蛆就不会那么难以下咽了。船蛆拥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每年能产500万以上的卵,而从孵化到性成熟最快只需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它们在当地人争相捕捉食用的情况下仍然数量繁多的原因。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船蛆在海中孵化后会随着海水漂流,遇到木头便附着上去,并开始钻木。船蛆在钻入木头的时候每分钟会旋转8-12次,并利用身上的壳将木材磨下来当成自身的食物,由于船蛆长时间在木材中生活,且不断往木材深处挖掘,但是又需要和海水保持接触获取氧气和水分,所以身体才会演变成细长的样子,身为贝类的它们由于居住的木头已经成为了最好的藏身之处,因此不用像其他贝类一样依靠硬壳来保护自己,原先的硬壳也就慢慢的退化变成身体末端处一个极为细小的齿纹小贝壳,用以挖掘木材和堵住洞口。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身体柔软却连石头都能啃下

自然界中鲜有啃食石头的生物,除了一些微生物之外,大部分都是啃食石头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消化而已,比如大象、鸡、部分鸟类等等。但是科学家们近年在菲律宾的阿巴坦河发现了一种钻石头的船蛆,当地人也称它们为"食石虫",它们与那些钻木头的船蛆完全不同,不但生活在河域而非海洋中,还专门啃食石头,这种船蛆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啃食石头并排泄出细沙的生物。当然,它们并不是真的从石头上获取养分,因为科学家们发现所有的船蛆都是通过水中摄食和呼吸的,至于菲律宾的"食石虫"为何会去啃食石头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船蛆的破坏能力可一点不比蚂蚁小

船蛆虽然像蠕虫一样柔软,却能对木质的码头木桩和木船船体造成严重的破坏。船蛆最早被人记载是在公元前350年,当时古希腊和罗马人都对其憎恨异常却又备受折磨,只能通过不断的更换和加固船底来保证船只的安全,大约在3000多年前更是使用了沥青和蜡等材料涂抹在船底来抵制船蛆的侵蚀,就连著名的哥伦布在航海时都被它们逼的不得不临时上岸维修。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而船蛆最为"牛逼"的记录可能要数改变欧洲了经济和军事走向。1588年,船蛆帮助英国击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使得英国称霸了大西洋海域。而早期商业发达的荷兰主要是依靠商船来运输货品和交易的,但是码头以木头为主材料的荷兰可是饱受船蛆的折磨,经常发生码头毁坏或沉船的事件,导致荷兰的船业和商业逐渐没落。而在1997年和2000年的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码头和缅因州的码头也分别出现了莫名的坍塌事件,导致多人落水受伤,最终发现元凶就是船蛆。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当然,饱受船蛆困恼的渔民和研究人员一直在想办法对付它们。除了沥青和蜡之外,他们还用牛皮、铜板来包裹船体,虽然有效当成本过于昂贵,甚至还尝试用高温和低温来灭杀船蛆,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对于船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一直到近代人们才开始采用化学方式来消灭船蛆,但在保护船只的同时往往也污染了海洋。

万物皆可食,价格不菲的"黑暗料理"

榴莲和臭豆腐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美食,闻起来味道虽然不咋样,但吃起来是真的香啊!船蛆在人们眼中不但啃食木头和石头,造成大量的隐患,再加上它们那鲜有人欣赏的长相,根本不会想着去食用它,然而在泰国和菲律宾等地区,船蛆却是价格不菲的美食,每公斤的价格在1000泰铢左右,以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却仍然争相购买食用,可见船蛆在当地人受欢迎的程度绝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甚至会经常成群结队的乘船到沼泽腐木等船蛆经常出没的地方,每当发现疑似藏有船蛆的腐木时,便会将腐木劈开并拉出一条条细长的船蛆,比较大胆的人甚至会用溪水将船蛆简单的清洗一下就直接生吃了,在他们的眼中,船蛆是一种壮阳药,他们还认为生吃的效果最好。除了生吃之外,船蛆也被他们做成了各式各样的"泰式黑暗料理",不论是油炸、快炒、川烫等料理方式在当地都相当的受欢迎。这么多人眼中难以处理的生物却被东南亚的人民简单粗暴的抑制住了,正是: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了。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贝类中的异类——船蛆,长相怪异却依然

结语

万物存在即是真理,如今的船只大部分都以金属来打造船体,避免了船蛆的潜在威胁。但不乏一些发展中国家依然以木质船为主要运输和捕渔工具,虽然船蛆对码头和船只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却为人类挖掘地铁隧道提供了思路,也为当地人提供了一种特色美食,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贝类   菲律宾   船底   船体   木船   荷兰   渔民   异类   船只   当地人   料理   木头   怪异   码头   木材   长相   美味   石头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