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全国人民,或者说全国网民们翘首以盼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了。


那些宏大的数据不讨论了,留给人口专家吧。聊聊我关心的几个数据。

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文盲比例2.67%

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第一,我国的文盲率为2.67%。这里的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的比例,总数是3775万人。在2010年,文盲率是4.08%。10年时间,文盲人口减少了1691万人。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如果从文盲的总量来说,中国是排世界前几位。第一位是印度,2.65亿人。中国可能文盲人数少于巴基斯坦了,大概排第三位。但中国总人口多,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


如果要按比例来说,中国要比不少发达国家好很多。像美国,成人文盲率超过8%,所以,在新冠疫情中,我们看到美国社会很多不理性的地方,跟文盲率大有关系。


以色列的文盲率非常低,几乎没有。很多文章都夸以色列人热爱教育。其实,我觉得更要夸的是中国人,中国从建国初期,超85%的文盲率到现在的2.67%,可惜这方面的鸡汤文太少了。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孟母三迁,岳母在沙子上写字教岳飞,范仲淹喝粥读书,胡适寡母比别人高6倍价请老师……

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就是普通人家,对读书也是非常重视的。


比如我家。我奶奶是个文盲,爷爷干活能力一般,两个农民,在吃不饱饭的年代,咬紧牙关,想尽一切办法,把家里5个孩子全部送出去读书,全部成为有文化的人。我父母也是如此,一开始收入很低,家里3位子女,负担极重,很多人劝我父母,女孩最多读个中专就完事,我父母也是咬紧牙关,让我们三个人全部读了大学。现在整个家族研究生学历的不少,几乎都是大学生。


就是这种传统,3代人之后,家庭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估计这个趋势延续下去,我们的高学历人才确实非常多。


2.1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

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是2.18亿人。这应该是世界上一个拥有最多大学生数量的国家了。美国有3.2亿人口,据说有60%的人拥有大学文凭,那只有1.92亿人,比中国的总量要少。


印度的大学生也不少,印度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大学,8000多所。相对来说,中国的不多,3000所左右。但我们的效率更高,现在印度在校大学生数量仅次于中国。


大家都说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必须要建立在这些人口是符合工业化条件的,就是说必须要受过高等教育的,更确切地说,需要STEM人才。


中国一开始就倡导了理工教育,很多年长者都记得这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几十年的积累最后显露出了威力了。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基建狂魔,跟有大量的理工人才分不开。

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不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大家越来越明确,最终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中美之间,关于人才的争夺已经摆在明面上。在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对人才伸出了橄榄枝,在上海,清北、上海4所985大学毕业生,就能直接落户。就是倒插门,985大学生也是优势十足,丈母娘对985女婿心甘情愿倒贴。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大学生多了,就业是个问题。现在我们国家每年毕业近千万的大学生,要就业市场来吸纳这么多大学生是非常非常难的,更何况,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很多岗位的人工一直在萎缩,很多工厂都是无人工厂。现在去超市、餐厅,服务员也少了很多了。


所以,大家对于读大学要有平常心。不读是不行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非大学生就更难了。其次,读了大学并不见得能改变命运,一定要在大学里多学本事,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有用才会有工作,别人才愿意给你钱。


想想也是挺壮观的。10年之后,中国将拥有3亿人的大学生,一个美国人口。那时候,美国拿什么跟中国抗衡?


0-14岁青少年有2.53亿人


大家最关注的是青少年数据,这个数据比2010年要增加了一些。现在有2.53亿人,占总人口的17.95%。


这个数据从北京市的数据看出来,趋势也是一致的。北京的人口低谷是2003年,一年出生才4.5万人,人口出生高峰是2017年,达到了17.1万人。不过从2018年起,都是下降的。

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不知道全国青少年人数是不是跟北京一样?2018年之后,新生儿是不是减少了?


不过,家长不关心这个问题,大家更关心的是目前的教育状态。对北京来说,今年的高考是个好年景,但对幼升小来说,却是一片惨烈,中考也非常不容易。


因为今年是2021年,就是2003年出生的人高考,2003年是出生低谷,所以高校招生不变,录取率会很好看。之后,就越来越难了。假定北京高考不接收外地考生,那么2036年之后,高考就会容易一些。


今年是2014下半年、2015上半年年出生的孩子上小学。2014新生儿数量是15.3万,2015年新生儿数量是12.7万。处在高位。在2020年,北京有21.7万小学生入学。大家会发现,入学小学生数量超过新生儿数量,因为还有一些非北京户口的学生,所以,这几年北京幼升小政策一直在变动,总之家长各种不舒服。


今年是2006年出生的人中考,跟之前比,算是人多的,但跟之后的年份比,算是少的,大家要珍惜这个时间段。

人口与教育:文盲率低、青少年占比增加、大学生2.18亿人的解读

其他城市的情况跟北京不一样,总体来说,大城市的幼升小都不容易,高考也很不容易。现在虽然说孩子学习压力大,但事实上竞争没有后面的激烈。如果后面还只能这么多人上大学,那不知道内卷成什么样?不敢想象。


希望国家还是多建一些大学,满足大家的需求。这是这个民族最为看重的事情,尽量让大家有大学上。


大家说呢?


最后,有些数据其实不容乐观,比如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青年人入学、找工作都很累,然后还要背负很多人的养老,确实不容易。也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吧。希望人工智能能部分拯救人类。

#第七次人口普查教育数据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文盲率   人口   大学生   咬紧牙关   印度   人工智能   美国   新生儿   文盲   北京   中国   青少年   数量   人才   数据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