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称持有3项专利,诈骗投资款5100万,二审获刑13年

北京二中院近期公开了一件涉及专利的合同诈骗案的二审刑事裁决。

谎称持有3项专利,诈骗投资款5100万,二审获刑13年

法院认定,被告人刘某某谎称其持有污水治理矿化还原技术、超级电容技术、碳芯片技术三项专利,于2014年10月22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某某某3号206与二被害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骗取被害人投资款共计人民币5100万元。

这位刘某某将上述打入某某某2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款项大部分打入其实际控制的江西省某某某1科技有限公司账户,并将大部分投资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及个人公司经营活动。

最终,被告人刘某某于2018年10月18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内被深圳公安局机场分局民警抓获。赃款已部分退还被害人。

谎称持有3项专利,诈骗投资款5100万,二审获刑13年

根据证人证言,这位刘某某称超级电容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是颠覆性的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技术,领先国际先进水平50年。他还说是他发明的专利技术,而且他和他的团队,将来会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

谎称持有3项专利,诈骗投资款5100万,二审获刑13年

而根据被害人陈述,他们当时其投资这2550万元主要是看中了污水治理技术,水处理是中国的大项目,水处理的上市公司效益都很好,如果刘某某有这个技术市场前景会很好,可没想到刘某某这个技术根本就是假的,没有实际效果。而且被害人在投资之前,没有对相关专利技术进行过查询。

一审法院认为:

被告人刘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应予刑罚处罚。

案发后,被告人刘某某的家属积极联系被害人,并签署了相关赔偿谅解材料。诉讼过程中,部分被害人就赔偿和谅解提出了新意见,在量刑时对上述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其酌予从轻处罚。

判决:

一、被告人刘某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六万元,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二、责令被告人刘某某继续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三、在案扣押、冻结、查封之财产款物,并入退赔项执行。

最终,二审维持原判。

这都2021年了,查专利的途径很多,提供专利服务的团队也很多;

但凡投资之前对专利进行个尽职调查、分析评议啥的,何至于如此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诺贝尔奖   东城区   款物   航站   非法占有   专利   诈骗罪   被害人   被告人   水处理   电容   污水   专利技术   合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