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出土四足鲸鱼,海陆生物演变有多神奇?专家:超出你的想象

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地球上存在着众多的生命,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命,身上肩负着探索地球奥秘的责任,人类历史有几百万年的时间,根据科学家的推测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经过几百万年的历史,进化为现在的人类,如果这样看来,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生物是诞生于海洋还是陆地,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都非常好奇,不仅我们好奇,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埃及出土四足鲸鱼,海陆生物演变有多神奇?专家:超出你的想象

根据科学家的考古发现,在埃及曾经挖出过一条鲸鱼化石,而这条鲸鱼和普通的鲸鱼区别很大,它有四条腿,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在我们的认知中,海洋生命一般都是无足生物,尤其是深海中的动物,根据科学家的推测,科学家认为这种鲸鱼生存在4000多万年前,科学家把这种鲸鱼称为是死神鲸,根据它的骨骼化石来看,这条鲸鱼身体长达3米左右,体重有600公斤左右,按照这个个头在当时应该也是霸主的存在,那么为什么现在的鲸鱼是没有足的呢?这可能和海陆生物的演变有关系。

埃及出土四足鲸鱼,海陆生物演变有多神奇?专家:超出你的想象

科学家认为地球生命是能够进化的,而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生命刚开始诞生应该是从海洋中诞生的,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最早诞生的生命应该是单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然后由海洋生命向陆地生物进行演变,那么陆地生物为什么要向海洋进行演化,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和当时的地球环境有关系,科学家经过多次研究发现,在6000多万年前的印度,大陆上有很多火山,由于火山喷发导致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个灾难还没有过去。

埃及出土四足鲸鱼,海陆生物演变有多神奇?专家:超出你的想象

就遇到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情,发生在6500万年前,而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危害非常巨大,导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灭绝了,而唯一能够幸免的就是海洋生物中的一些生物,鲸鱼在当时很可能就是陆地生物,但是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于是开始适应水中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哺乳动物天生就会游泳,可能因为哺乳动物也是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原因,鲸鱼为了能够在水中生存,四足随着时间的变化,已经退化了。

埃及出土四足鲸鱼,海陆生物演变有多神奇?专家:超出你的想象

我们现在看到的鲸鱼还是有前肢的,这就说明,鲸鱼在进化的过程中,前肢的进化并没有完全的退化,而后肢退化比较严重,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出鲸鱼后肢的迹象了,进入海洋中,就必须适应海洋生物的规则,所以头部牙齿一定要锋利,现在我们看很多鲸鱼,他们的咬合力非常惊人,而且嘴巴很大,能够一口吞掉很多食物,直到现在海洋中鲸鱼也是强大的霸主,不过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是相互转变的,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让鲸鱼进化到海中,但是随着地球自我环境修复,慢慢的陆地的环境逐渐变好。

埃及出土四足鲸鱼,海陆生物演变有多神奇?专家:超出你的想象

很多海洋生物再次向 陆地生物进行转化,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陆地上有很多的哺乳动物,他们天生就会游泳,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可能就是从海洋中爬向陆地的,如果海洋中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那么他们也是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所以陆地生物开始进化和发展,而猿类当时在陆地和海洋中都没有足够的生存优势,只能靠自己的智慧来生存,所以科学家认为猿类最早都是群居,这样能够有效的抵御外来侵略者,慢慢的经过交流让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

埃及出土四足鲸鱼,海陆生物演变有多神奇?专家:超出你的想象

小编认为,任何的生命生存环境都不是绝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生命有的时候看上去非常脆弱,但是有的时候却非常坚强,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这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如今地球环境能够让海洋生物和陆地生命同时生存,但是这不代表未来地球环境不会有其它变化,如果未来地球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那么生物还是会向有利的一方进行转化,俗话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自然界的法则,而人类也是需要遵守自然界法则的,人类的归宿不能只依靠地球,我们应该向宇宙中的其它星球进行探索,来发现更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鲸鱼   后肢   生物   前肢   埃及   猿猴   海陆   小行星   哺乳动物   海洋生物   陆地   科学家   神奇   海洋   地球   人类   生命   环境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