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C9高校,堪称异地布局最大赢家

高校异地布局的浪潮,经久不衰。


今年以来,北京大学与威海市共建了海洋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与地方共建了内蒙古现代农牧业研究院。在此之前(4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苏州市政府合作建设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也已落户苏州。


作为高校和地方共同合作的产物,高校异地布局可以说同时满足了双方的需要——为地方添实力,为高校谋破局。哈尔滨工业大学,便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之一。今年4月-6月,哈工大落子河南、合作山西,再创校地合作佳绩,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所C9高校,堪称异地布局最大赢家

郑州市郑东新区官方回复


本文以哈工大为例,一睹国内高校异地布局的成功范例。


走出东北,破局之举


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为始建于1920年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作为工信部直属的七所高校之首,C9联盟成员,哈工大一直以非凡的实力和耀眼的成绩,立足东北地区。在上世纪我国重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充分发挥其理工科优势,为东北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


近年来,在一众国家级重大项目中,都出现了哈工大的身影。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参与了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解决了新体制雷达、卫星激光通信、月球车等诸多难题,连续6年共7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这样一所功绩卓越的老牌名校,堪称国内一流。


而近年来,一方面社会经济版图发生巨变,另一方面高校与地方共荣共生的理念也被广泛认可。对哈工大而言,曾经的地缘优势一定程度上成了“劣势”。如何摆脱地域限制,成了哈工大、及众多面临类似困局的高校的一道必答题。


这所C9高校,堪称异地布局最大赢家

图源:知乎


哈工大瞅准时机,异地布局的脚步横跨中国南北,从北国冰城到渤海之滨再到南国鹏城,从此开创了哈工大一校三区的办学模式,成为高校异地布局实现逆转发展的成功典范。


布局山东,发展海洋科学


位于山东的哈工大威海校区,成立于1985年。与校本部全面发展所不同的是,哈工大曾明确提出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在威海校区重点发展海洋科学,并紧密围绕国家海洋战略的重大需求,凝练具有哈工大海洋特色的研究方向。


创办36年,威海校区依托校本部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基础,发力学科建设,积极打造科研平台,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拥有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在科研成果方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成绩显著。威海校区不断取得突破性成绩的背后,哈工大的整体办学实力也在增筹加码!


与此同时,哈工大(威海)也一直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据官网介绍,近年来,学校与山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900余项,其中与威海市的产学研合作600余项,与部分企业合作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技术空白,为企业创收增值数亿元,有力推动区域经济迅猛发展。


这所C9高校,堪称异地布局最大赢家

图源:威海新闻网


当前,威海校区正紧跟校本部的步伐,围绕山东经济强省和海洋强省建设的需求,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的目标而奋进。


落地深圳,办学再突破


如果说威海校区是哈工大首次异地布局的成功之举,那么哈工大深圳校区的设立,则为哈工大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办学突破。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4年,在研究生院的基础上,深圳市政府和哈工大合作共建本硕博教育体系完备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利用深圳的雄厚资金,与微软、华为、腾讯等多家知名企业产研结合,加上来自港澳台的高端人才助力,哈工大(深圳)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热门领域乘着深圳的东风取得突破,从而带动本部更迅速地发展。此外,自2016年招收本科生以来,深圳校区本科招生成绩连年取得新突破,上乘的生源质量为哈工大(深圳)之后的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提升了哈工大整体的办学水平和名气。而哈工大(深圳)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深圳等地800余家企业展开合作,为企业解决了1300个关键技术问题,为深圳当地整体的发展起着高教智库的作用。


深圳校区的崛起,是哈工大谋求学校长远发展而下的一步棋,也是哈工大布局深圳的意义所在,更体现了哈工大善于紧抓时代机遇、洞悉异地办学时机的前瞻性布局眼光


这所C9高校,堪称异地布局最大赢家

深圳校区

图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哈工大的一校三区的办学模式坚持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质量以及统一的品牌,三个校区协同发展,共同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而两个校区分别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正是哈工大对地域限制办学困境的完美破局!



多元形式布局,留下“足迹”


哈工大在一校三区异地办学的经验基础上,开始将异地布局合作的目光放之于全国。合作的形式则包括设立教研基地、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等。多元化的布局形式,让哈工大的布局足迹遍布各地。


这所C9高校,堪称异地布局最大赢家


牵手各地,建异地研究院


高校异地研究院是产学研合作的直接体现,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跨地域设立研究院,哈工大能发挥学科、人才资源等优势,帮助地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拉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而且,学校在入驻地也能获得项目经费,以此扩大资金来源来助推哈工大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研究院及哈工大更好更快地发展。


比如,2018年12月,浙江省宁波市政府与哈工大联手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是哈工大与宁波市政府、镇海区政府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哈工大利用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为当地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着重大影响,而宁波市镇海区是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在社会事业科技领域也颇有成绩,各有优势,一拍即合。这也体现着哈工大布局于异地、反哺于异地、成就异地的深层意义!


迈出中外合办第一步


2020年11月2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办学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创办国际设计学院,是哈工大(深圳)在市校合作办学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探索,是哈工大科研优势与苏黎世艺术大学创意优势的完美结合。


作为哈工大首个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将成为汇聚国际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对于深圳而言,学院的设立,是推动当地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重要力量;也意味着哈工大(深圳)与当地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互相成就,助力哈工大建世界一流高校的长远目标。


这所C9高校,堪称异地布局最大赢家

学院建设效果图

图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异地布局,是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双一流”高校绕不开的话题。可以说,高校异地布局模式为突破区域限制和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增量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以哈工大为例的名校,布局异地硕果累累,充分实现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利共赢。


但不可否认,异地布局是把锋利的双刃剑,为高校破局的同时,极有可能加剧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如何在提升高校实力的同时,兼顾校本部所在地的利益,是摆在高校和地方面前的一道思考题。我们期待,在高校异地布局政策更加规范化的未来,这一难题能有更好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文龙.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原因与利弊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20(06):28-36.

[2]卢彩晨,廖霞.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模式与区域走向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34-40.

[3]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山西省达成全面合作共识

http://news.hit.edu.cn/2021/0622/c420a221643/page.htm

[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校区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J].生物技术进展,2015,5(03):148.

[5]蒋武胜,刘向力,马睿.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4}(10):37-39.

[6]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正式获批

http://news.hit.edu.cn/2020/1125/c420a220403/page.ht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异地   布局   高校   威海   产学研   哈工大   宁波   深圳   校区   赢家   中国   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海洋   优势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