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常去野外探险或者经常到水田干活的朋友,肯定对水蛭一点也不陌生,一个不小心就会发现身上多出了几条“小虫”,经验丰富的人可以通过轻轻拍打水蛭叮咬部位的上方,或者使用食盐、浓醋、酒精等让水蛭放松吸盘自己掉落。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那么要是人类不小心误食,水蛭是否会在人体内成功寄生并长期存活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水蛭的特点,水蛭也被称为蚂蟥或者旱蛭,属于动物界-环节动物门-环带纲-蛭亚纲,同属环带纲的还有我们熟悉的蚯蚓。

不过水蛭和蚯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水蛭体外没有毛,身体也要比蚯蚓更结实一些,水蛭的最大特征是头部和尾巴都有一个吸盘,相对于头部而言,尾部的吸盘更大。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在正常情况下,水蛭被分为有吻蛭和无吻蛭,吸食人血的就是有吻蛭,它们的特点是咽部有肌肉质的口器,也被叫做“吻部”,吻部可以从水蛭口中伸出,刺入到宿主的体内吸血,而无吻蛭则不同,它是用颚切开宿主皮肤来进行吸血。

水蛭从身体素质来说还算“结实”,但是作为生物,仍然需要空气和水分才能存活,在人体内是没有足够的氧气可以让它们维生的,毕竟它们不是寄生动物,所以就算大家不小心误食水蛭,它们也会死在胃酸和缺氧之下。

就算出现极端情况,这些水蛭也不会引起什么大麻烦,更不可能入侵大脑,只需要去医院取出来就行,其实人类误食水蛭并不是罕见情况,尤其是很多人喜欢在爬山或者旅游时饮用山泉水,这时候就很容易将水蛭的幼体吸入体内。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生活在水中的鼻蛭幼体,会利用对温度和光线变化的敏感,迅速发现与水源接触的动物,并吸附在动物身上,虽然水蛭有时也会因为在吸血其他宿主时,携带一定的细菌、病毒乃至寄生虫,可能在其体内存在数日,不过因此传播疾病的案例并不多见。

但是水蛭有时候会从孔道钻入人体内,比如鼻腔。

中国曾有过许多水蛭寄生鼻腔的病例报告,其中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经常流鼻血,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经常不规律流鼻血,并且最近接触过野外的话,那我真的建议大家去医院检查一下。

水蛭并不单单只困扰咱们中国人,它遍布全球,就连南极海域都有海水蛭出没,实际上水蛭这个称呼并不严谨,在700多种已发现品种中,有近100种生活在海洋中,近70种生活在陆地上,余下的那些才是实打实的水蛭。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但因为淡水环境下的蛭最为常见,我们也就习惯将全都称作“水蛭”。

一般刻板印象中,水蛭丑到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地步,而且“无血不欢” 仿佛一个嗜血狂魔,但实际上,会吸血的水蛭只是小部分,而其他的绝大多数算是肉食性生物,会捕食其他软体动物,就连以宿主体液为食的都是少部分。

吸食哺乳动物血液的水蛭算是这个家族真正的“异类”,只不过这部分水蛭“人丁兴旺”,才给人一种水蛭都吸血的错觉,而且就算是吸血水蛭也是挑食的,不同品种的水蛭有着不同的偏好。

科学家以两种不同的水蛭为实验对象,提供了牛血与猪血以观察它们的取食趋向,发现血液中的氯化钠和精氨酸浓度差异,决定了实验水蛭的取食反应。

简单点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找新鲜血液太困难,口味一般的血液它们还真看不上眼,水蛭能够分辨血液全靠头部的化学感受器,另外它们的身体中部也有皮肤感器,能感受到很微弱的水扰动或是光刺激。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通过这些感受器,水蛭就能收集到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从而做出取食、生殖以及防御逃跑等不同判断,所以只要一看水蛭在摇头晃脑,就知道它是在“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

当水蛭成功吸附到猎食对象后,它就会利用头尾的吸盘大快朵颐,先会用尾部牢牢稳住身体,再用头部的口器切开猎物皮肤豪饮鲜血。它食量惊人,可以直接一口吸到饱,一直到饱餐之后才会松开吸盘,摄入的血量能将身体撑大4~5倍。

这样一餐饱餐能顶上数月口粮,就这一手吸血技巧,让它成了一座“移动的宝藏”。

由古至今,不同医学流派乃至现代医学的研究者都重视水蛭,你们肯定怎么也想不到,早在1个世纪以前,水蛭是欧洲的“宠虫”,要说靠吸血上位它还真是独一家。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就注意到这些神出鬼没的吸血虫,古埃及和古印度都有明确记载,他们如何用水蛭为病人吸血,而中世纪的欧洲人对于水蛭更是推崇至今,对它的接纳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放血疗法在欧洲风靡了非常长的时间,大病小病都能通过放血来治疗。水蛭既然这么喜欢吸血,那肯定是上帝送来的天然治病神器,而“体液学说”就像是为了水蛭而诞生的。

欧洲医学史上,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至370年)曾提出“体液不平衡致病”假说,而盖伦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理论,认为病人可以通过放血来纠正体液的不平衡,恢复健康,从而治疗疾病。

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构成,所以只要人们能够维持体液平衡,那么就一定不会生病。

这种学说导致当时的医生认为只要人一生病,就是体内血液失衡在作祟 有“坏血”,需要用刀切开身体放血,这种将血液视作万病之源的思想,为水蛭上位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毕竟相比起用刀割肉放血,水蛭吸血那可真是一点都不疼呀!

医生出诊时通常会带一个小杯子或锡杯,里面至少要装十来只水蛭为病人治病,水蛭在吸血时会分泌出具有麻醉效果的物质,因此看着虽然恶心,血液还不断渗出,但其实不会疼,所以很多人被水蛭吸血后完全不知情,也就是结痂后会有点痒,而且水蛭吸血后,血压下降还能抑制疼痛。

当时的人们虽然不理解真正的原因,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此疯狂,17、18世纪水蛭吸血疗法达到顶峰,被用于治疗肝肾疾病、风湿病,甚至肺结核、癫痫以及各种传染病等疑难杂症,导致水蛭数量严重减少,价格急剧上涨。

当时处于风口浪尖的是欧洲医蛭(Hirudo medicinalis),人们对其盲目崇拜,甚至和宗教狂热没什么区别了,几乎是将它当做万能灵虫,咳嗽、恶心、感冒哪怕是便秘都得用一用。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在欧洲医蛭最鼎盛时期,巴黎医院光是一年就需要至少600万只医蛭,人们为了抓水蛭成群结队下水,还有人为了提高效率,直接把马匹赶入水中吸引大量水蛭,精明的德国商人还趁此机会大捞一笔。

直接把本国水蛭出口到美洲,导致1900年时,欧洲医蛭在德国几乎绝迹,一直到现代医学兴起,放血疗法才被判作伪科学。

加上水蛭来源和用法不规范导致许多并发症,人们对水蛭的狂热才逐渐消停。

时间转眼来到20世纪7、80年代,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水蛭中被发现存在有大量的抗凝活性物质,具有抗血栓和抗炎等效果,能够促进相关药物研发

2004年,水蛭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作为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辅助治疗的医疗器械,凸显水蛭巨大的现代药物开发,临床治疗潜力和应用前景,近年更是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吃进肚子,它还会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吗?

市场需求潜力非常巨大,水蛭素(Hirudin)是水蛭及其唾液腺,已提取出的多种活性成分中,活性最显著并且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成分,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强的凝血酶天然特异抑制剂。

水蛭素具有极强的抑制凝血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比常用于治疗血栓疾病的肝素更加高效,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或许怎么也想不到,水蛭这令人谈之色变的恐怖吸血虫,如今却能成为对抗多种疑难杂症的希望。

在不久的未来,说不定靠水蛭研发的新药,能够让人类真正战胜某一种癌症也说不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水蛭   口器   幼体   环带   凝血酶   宿主   吸盘   体液   欧洲   蚯蚓   头部   人体内   体内   血液   肚子   小心   身体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