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米的货币属性

这些日子玉米的价格经历了一段过山车似的起伏。很多粮食经销商叫哭不迭。

而猪肉的价格也从恐怖的高位急速下跌。

如我等穷人,恐怕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一波物价上涨的势头终于被扼制住了。

能够扼制住通胀,玉米功不可没。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物价的起伏怎么可能是由玉米来操控的?

而在我的认知里,玉米的价格与通货膨胀具有强相关性。

在现行的市场规则中,玉米对国内物价起调节剂的作用。

玉米作为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与其他的粮食存在着联动效应。玉米价格高,其他的粮食品种的价格也会上升。反之亦然。因为如果种植玉米收益高的话,农民会拿出更多的土地种稙玉米而压縮了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其他农作物的种稙面积减少,不只会推高粮食的价格,还会威协国家粮食供应的安全,而在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庞大,控制住了玉米的价格,也就能用价格来调节玉米种植的面积,也就相应的能控制其他农作物种植的面积,从而能影响粮食的价格。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同时,玉米做为畜牧业主要的饲料原材料,其价格的高价也决定了肉蛋奶能几乎全部生活必须品的价格。而生活必须品对物价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综合来说,玉米价格的波动深刻影响着国内物价水平的走向。

只要玉米价格稳定,则粮食价格就会稳定,粮食价格稳定,则通货膨胀水平就会处于可控范围内。

所以,玉米实际上是调控物价的一个工具。

当通胀压力大,我们就大量进口玉米来平抑物价。当通胀压力小,我们就会减少玉米的进口数量,以使通胀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所以,即使是进口玉米与本土玉米相比在价格上不具备优势,我们依然会大量进口,就是为了释放国内通胀压力,稳定国内通胀水平。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够理解,并支持国家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中国的物价稳定,通胀水平可控,很大的功劳应该归结于中国独特的粮食交易环境。

长久以来,我们都是通过玉米的进口数量的变化来调节市场的粮食价格,进而控制通胀水平的。再配以独特的粮食交易规则和独特的市场监管,再加上国家粮食收蓄单位的运作使得我们获得了控制通胀水平有效的方法。

所以,对于近期玉米价格的波动我们不必过度关注。这是供应市场的正常波动,但也是政策调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并支持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控制。这是我们市场价格之所以稳定的根本。

重要的是粮食经销商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管是在何种市场环境下都要秉持公平有序交易的规则,且莫要急功近利,囤积居奇,扰乱市场,否则损失惨重。

玉米价格企稳,物价在正常范围波动,通胀水平可控。

大家尽可安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玉米   通胀   通货膨胀   农作物   物价   货币   可控   玉米价格   粮食   属性   粮食价格   面积   水平   稳定   国内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