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归课本,被删了20年,耽误了一代人

新学期伊始,随手翻看了一下小孩子的课本,惊喜地发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又回来了。从2000年这篇文章被从语文课本中删除已经20个年头了,现在看到这篇课文的回归,真是一件拨乱反正的大好事。

《谁是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归课本,被删了20年,耽误了一代人

【7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强势回归】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1950年底,刚刚调到总政的魏巍奉命前往抗美援朝战场去调查美军战俘的思想动态。这些美军战俘有反战的,有好战的,有老兵也有新兵,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美军,他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志愿军是他们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对手。

听到这个结果的魏巍深受震撼,他决定暂不回国,而是直接赶到了前线,在这里,他亲眼目睹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亲身体验到美军的狂轰滥炸。他的足迹踏遍了前线的每一个角落,采访了20个真实感人的战例。回来之后,他经过反复筛选,选中其中三个事例,写就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归课本,被删了20年,耽误了一代人

1951年4月,《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刊发到报纸上,一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人们被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所震撼、所感染。“最可爱的人”也迅速成为子弟兵的代名词。随后,《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通过这篇文章,人们了解到志愿军撼天动地的英雄气概,这英雄气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然而2000年时,这样一篇优秀的文章竟然从课本中被删除了。删除的理由让人匪夷所思,一共罗列了三条:一是这篇文章过度渲染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其描写不像是人与人的战斗,而是人与魔鬼的战斗;二是抒情生硬,煽情和滥情的地方太多;三是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青少年有自己的价值观,不宜给他们灌输“陈旧过时”的革命英雄主义,且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文中描写的英雄人物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等等。

《谁是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归课本,被删了20年,耽误了一代人

【人教出版社编审张厚感谈删除的原因】

其实早在文章被删除之前,编委就已经对它动过手了。如“当你给孩子的嘴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在散步的时候,你感觉到很幸福”这两句,在90年代就被删除了,理由是抒情生硬、缺乏文学艺术高度。到后来则更是索性将全文删除。

近些年来,教材里可是删了不少好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删了,《黄继光》删了,《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刘胡兰》、《我是中国人》全删了,删的全是英雄。删完之后,又加入了《好汉查理》、《勇敢的萨沙》、《爱迪生救妈妈》等一批西方文学。

《谁是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归课本,被删了20年,耽误了一代人

【删除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加入了爱迪生救妈妈这样的伪文学】

这些课文有的宣传西方文化中心论,有的歌颂西方海盗文明,有的甚至根本就是伪造的。删除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国内作品,填充进西方的糟粕,这已经不仅仅是歪风了。最初还以为他们只是一群寻章摘句的腐儒,学习语文只会讲抒情、讲修辞、讲字词句段。但深入一想才发现,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他们删掉了中国人不屈的脊梁,想让中国年青年变成温室的花朵,变成没有血性和灵魂的娘*炮和病夫。

《谁是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归课本,被删了20年,耽误了一代人

【志愿军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要提高文学水平,新时代的青年也需要了解历史、崇敬英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回归,传递出一个好的信号,或许,该回归的东西都会陆续回归吧!

抄袭、洗稿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董存瑞   爱迪生   课本   无畏   可爱   志愿军   战俘   生硬   课文   气概   英勇   抒情   美军   语文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