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林外史》的种种知识点,你知道吗?


关于《儒林外史》的种种知识点,你知道吗?

1.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56回,它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他的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师说》等。


2. 《儒林外史》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儒生形象,如穷困潦倒、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的腐儒形象周进范进;八股迷的典型人物马静鲁编修;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王冕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是全书用白话文写成,善于通过人物言行的白描手法揭示其内心世界,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

4.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5. 在《儒林外史》的序言中,作者认为自己笔下有些人物“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其中不慕富贵以画家王冕为代表,蔑视科举以名贤杜少卿为代表,悠然恬适以学者庄征君为代表;清闲以博士虞育德为代表。

6. 《儒林外史》中还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匡超人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严监生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杜少卿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寄托了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真儒名贤。

7. 对于《儒林外史》的主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功名富贵”,二是“公心讽世”,三是“文人命运”。

8. 《儒林外史》中的“儒林”是指封建读书人这一群体。

9. 整书开首以“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10. 《儒林外史》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形象。如迂腐的儒生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都极具讽刺效果。被称为现代版的《儒林外史》的作品是钱钟书的《围城》。

11. 《儒林外史》以讽刺艺术见长,描形画骨,手法多样,主要运用白描夸张矛盾冲突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12. 《儒林外史》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13. 《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功名富贵,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王冕

14. 《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度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的人是周进


15. 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严监生

16. 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婆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17. 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18. 王冕,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后隐居于会稽山中。

19. 成老爹,五河乡下人, 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他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肚子。

20. 《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21. 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娄式兄弟钱财。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蓬公孙“看破了相”。


22. 牛浦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但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23. 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门里出现的三种声音分别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

24. 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25. 《儒林外史》中建立军功,却被连降三级的将军是汤镇台

26. 《儒林外史》中太保公要延揽他拜在门下,朋比结党的是庄绍光

27. 《儒林外史》中帮娄家看守祖坟的是邹吉甫

28. 《儒林外史》中曾提到有一个“书呆子”游西湖,指的是马二先生

29. 《儒林外史》中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周进

30. 蘧家和娄家是姻亲的关系。


31. 马二先生告诉蘧公孙作文应以理法气为主。

32. 科举时代,选各府县学行俱优的学员进入太学,称为贡生

33. 匡太公临死前对匡超人的遗嘱是以德行为重。

34. 范进考了科举二十余次未中,还在继续考,是因为只有科举才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和社会地位

35. 周进见到天字号和号板,一头撞死的原因是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所以一头撞死

36. 范进已经五十四岁,还叫“童生”的原因是“童生”的称呼与年龄无关清人为了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就叫童生

37. 在《儒林外史》中,具体描写了四位“奇人”,他们是在寺院里的李遐年、卖纸火筒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他们分别有的奇本领是李遐年写得一笔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元弹得一手好琴


38. 马二先生看见宋朝仁宗皇帝御书时是怎样表现的?作者写这一片断有什么用意?

马二先生面对的是前朝皇帝写的字,却犹如面圣一般跪拜,他是爬不上金銮殿的穷秀才,却俨然如朝廷大臣一般扬尘舞蹈,如同白日做梦一般施行起君臣大礼。作者的用意是强调科举制度已毒入他的骨髓。

39. 周进由时运不济到连升官职,际遇两重天,作者这样写有何深刻含义?

周进是一个忠厚老成的读书人,但科举制度的名缰利索使他竟有了撞号板的丑态,后来又让他“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作者对他的讽刺是含泪的,喜剧中又带着悲剧色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


40. 严贡生的无耻行为具体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1)他明明是扣住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来讨猪时,还“拿拴门的闩,赶面的杖” 打折了人家的腿。

2)他不想给人家船钱,故意用几片云片糕设下圈套,装模作样地说船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并要把船家送到汤老爷衙里问罪,赖了船钱才扬长而去了。

3)严贡生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 从省里科举了回来”。

4)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却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并说什么“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都是差错不得的”。


41. 严贡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严贡生是一个六亲不认、投机钻营、欺压百姓,横暴贪婪、果断狠毒,极端无耻、自私的人。严贡生这个反面典型,他的行为和品质,集中了剥削阶级的一切特性。《儒林外史》通过严贡生这个人物,进一步揭露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些文人在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中丑恶和可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讽刺意图,揭露了罪恶的社会根源。

42. 拓展: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名著浩如烟海。为了便于记忆,有人编了一首二十八字口诀: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聊斋史书西厢镜。请你说出这二十字诀包括哪些古典文学名著。

《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


(图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儒林外史   公孙   船钱   贡生   功名富贵   童生   儒生   儒林   科举   功名   知识点   形象   人物   代表   制度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