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关注:CO2捕捉技术迈向实用化

“碳中和”驱动的能源经济时代对碳能源使用和CO2释放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在2035年实现碳零排放是一个宏大的目标,然而按照现在的能源格局发展,2050年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发展高效的碳能源利用网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在网络的前端是CO2的回收再利用,这一步通常面临的是从低浓度混合气体中纯化富集得到高纯度CO2源。但昂贵的价格使得碳捕捉步骤占据了的大量费用,开发新的CO2捕获的方式将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实质性贡献。

【研究内容】

Science关注:CO2捕捉技术迈向实用化

图1. 有机溶剂回收CO2的级联装置,通过分级低温加热含有CO2的有机溶剂,实现CO2的回收。

Robert F. Service在Science上撰写了题为“Carbon capture marches toward practical use”的文章。文章阐述了对CO2回收技术的关注,讨论了新型回收材料,技术和能源政策将成本减少20%以上以促进CO2回收向实用化进步。

1)现有的“Amine-In-Water”CO2回收技术通过胺分子捕获CO2分子并溶解在水中,进一步煮沸溶液以释放CO2并再利用胺,这需要大量能量并增加成本。DOE要求在2035年回收成本从58 $降低至30 $/吨。

2)现有的捕获当量是1.4亿吨/年,远低于排放量350亿吨/年的目标。


寻求“Water Free”的方式似乎可以规避水带来的煮沸-冷凝过程,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报道使用液体有机溶剂捕获CO2-胺物种,有机溶剂可以在加热时释放CO2,但其不需要煮沸和恢复,潜在地节约了能量。然而这种技术面临溶剂粘稠难以流动的问题,同时会析出固体沉淀。研究人员通过改性有机溶剂的分子结构合成了2-EEMPA的分子,使得分子间作用力减弱,达到了这一目的。这种回收策略将成本降低至47 $/吨。同时能源政策的制定可以推动CO2捕捉技术的发展,美国已经为每吨二氧化碳提供50 $的税收抵免以鼓励这一技术的发展。

Robert F. Service. Carbon capture marches toward practical use. Science (2021), DOI:10.1126/science.371.6536.1300.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6/13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目的   当量   分子结构   排放量   太平洋   技术   研究人员   能量   有机溶剂   分子   成本   能源   目标   方式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