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研究表明:酗酒与大脑应对危险机制失灵相关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酗酒与大脑应对危险机制失灵相关

一份新研究发现酗酒与大脑应对危险的机制失灵相关。一类人应对危险的中枢被麻痹,对酒精总是感觉良好,感受不到危险信号;另一类人应对危险的中枢又过于兴奋,在一般的状况下都想通过喝酒进行压制。

这份由英国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参与的研究发现,当人感到不愉快或是遇到紧急状况的时候,位于大脑前部的内侧眶额皮质(mOFC)把这个信息传送给位于大脑内部中心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dPAG),后者负责判断是否要逃离这个状况。

这份研究发现酗酒的人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动式酒精依赖。酒精抑制了这类人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域,导致这个区域不会做出逃离的判断。这类人会觉得喝酒感觉太好了,总是感受到酒精带来的益处,却感觉不到酒精的危害。

另一种主动式酒精依赖。很多爱喝酒的人他们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处于过于兴奋的状态。这种人在平常很多普通的情况下也觉得仿佛处在一种不自在的状态下,想寻求解脱,这让他们想喝酒。

之前一份研究通过对小鼠的实验,发现了内侧眶额皮质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这两个区域,可能是酒精依赖低层的原因。

这份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来自英国、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共2000人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数据,进一步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对大脑的发育和心理健康起到怎样的影响。

这些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接受核磁共振扫描。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对象进行任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奖励,即代表他们会出现失望情绪的时候,那些曾有过酗酒习惯的人,他们的内侧眶额皮质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这两个区域之间的通信机制受到的抑制较为明显。

酗酒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300多万人死于与酒精相关的问题,危害性酗酒行为导致的疾病占世界病人总数的5.1%。

这份研究2月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中脑   灰质   大脑   危险   英国   皮质   中枢   水管   心理健康   科学研究   酒精   抑制   机制   状况   区域   感觉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