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近期我们的地球很不平常,先是美国的高温,报道称有些地区高到81℃,中东的科威特同样高达73℃,美国发生了大面积的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到了相当于整个纽约的面积,还有人估计几个月可能都不能灭火。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今年美国已经多处发生森林大火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德国工业在发达,在自然面前也是弱鸡

仿佛美国的高温还没退却,大火还没破灭,现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又陷入洪灾当中,而有很多媒体和科普人士跳出在讲述当年公知所普及的历史错误,德国当年在青岛建立污水系统,每当有设备破损了,总能在一个油布纸里包着的重要配件,真实的情况是青岛地下排污系统已经高达3000多公里,而德国留下的排水管道也不过仅仅三两公里。现在德国的洪灾似乎拆穿了“油纸包”的谎言,还有很多人嘲讽德国的防洪护栏多么可笑。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德国水灾一角

在我看来这些科普人士和新闻媒体和当年的公知一样的无知,一样可笑。因为这次欧洲洪灾是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是人类的灾难,不是工业,不是现代社会,不是渺小的人类所能抵御的了的。而我们该深究的是这些人类的灾难谁该负更主要的责任。

这些所谓的发达的国家,才是罪魁祸首,才是罪有应得,比所谓的从科技、工业强国拉下神坛要严重得多,他们应该对整个地球生态的破坏负责。

一、历史问题

英国和很多国家都是较早进入工业革命的,而其主要原料就是煤和石油,后来美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肆无忌惮地毫不顾忌环境问题的大肆燃烧化石燃料,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早期好多冰山的消融都是更燃煤产生的好多粉尘颗粒票到雪山上有很大关系。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早期的英国工厂

中学课本讲进化论,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一种蝴蝶,本来是白色居多,因为它们喜欢栖息在白色树皮的桦树上,后来因为严重的污染,大面积的树都变成通体发黑,因而蝴蝶进化成以黑色居多了。

二、现在的发达国家

他们一再地强调环保,甚至有著名的代表,“瑞典环保女孩”,但是真实情况你不觉得这就是虚伪和笑话吗?

下面几个表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的人均消耗量。能源最能代表污染问题了。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世界人均煤消耗量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世界人均石油消耗量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世界人均天然气消耗量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201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人均用电量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数据,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1.32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比重为23.2%;美国22.35亿吨油当量,占全球16.5%。中国人口多达13.9亿,而美国人口仅为3.27亿,简单计算可以得出,人均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美国是中国的3倍。

并且我们是世界工厂,出口第一大国。而欧美国家还转移了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

三、现在的政策

我国现在可以说世上最严环保令了,全国各地都是把环保放到第一位,各种政策、制度严打环保问题。总能听到这里因为环保不让干,哪里因为环保拉闸限电的消息,甚至还出现了收麦子跟着洒水车的新闻,看似荒唐,但这确实是我们国家在切实的关注环保问题呢。并且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污染较轻的行业不断投资,还对电动汽车大力支持。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我国在不断扩大清洁能源范围

而欧美等所谓的发达国家呢?这些年一点都没有收敛,并且原来越甚,有多少欧美人,甚至去过欧美的人,以这些国家车多自豪,以这些国家电价便宜自豪,甚至还有的说在美国一年四季都不用关空调。这种行为和带毛的猩猩有什么分别。

写在最后

近期不仅仅是美国的高温、欧洲的水灾,我国,印度,印尼,日本等等很多国家都遭受了不同程度,可能比往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今年日本的洪水

而这一切主要归咎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我国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宁肯牺牲经济也在不断想方设法弥补这种灾难的继续发生。而欧美国家并没有迷途知返,仍然在恣意的破坏再燃,或者有些时候不是直接的,但确实最严重的的。甚至还搞那种所谓的太空旅游,不觉得能耗比太高吗?

德国洪灾,美国森林火灾,全球的生态异常,该谁买单?

你能相信这是郑州马路上吗?

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都是休戚相关的。但是近几年不断地自然灾难并没有唤醒多少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文明国家,自豪没有收敛对能源与物质的浪费,不断地破坏者环境,发达国家,就是对环境的破坏器。也许只能等到有一天,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才会引起注意吧。

在这种自然灾难面前,美国不行,德国也不行,我们同样是不可抗拒的。并且可能在未来几年还会不断有类似情况。

相比拆穿德国“油纸包”的假象,找到生态环境破坏的元凶才更有意义。不要以为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就没事了,地球很小,没有人能逃脱地球的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洪灾   德国   美国   当量   消耗量   火灾   买单   发达国家   灾难   自豪   高温   异常   地球   生态   能源   森林   欧美   我国   国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